(二)情景模擬應對策略
1、答題原則
情景模擬類試題具有綜合程度高、現(xiàn)場意識強、壓力強度大等特點,它融合了多種試題的特點,幾乎將結(jié)構(gòu)化面試題型中所有的考察重點囊括在內(nèi)。這增加了答題難度,對考生的實踐能力和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忌谧鞔疬@類題型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代入角色,深入情景
最關鍵的一條是必須進入情景,進入角色。很多考生認為情景模擬試題很難,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考生無法真正進入角色,常常是會“說”不會“做”。因此,在了解和分析完角色背景以后,考生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代入角色,置于模擬的工作情景之中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不論從角色扮演的形式還是內(nèi)容來說,考生都應該從模擬的角色立場出發(fā),將自己視為那個特定的角色,努力提高角色的適應度。
(2)、夯實基礎,從容作答
之前已經(jīng)介紹過,情景模擬雖然在答題要求上有所創(chuàng)新,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仍然要遵循傳統(tǒng)題型的基本答題思路。也就是說,考生在拿到情景模擬題目時,首先應該明確本題與哪種傳統(tǒng)類型的題目內(nèi)核相同,進而按照人際溝通、組織管理或應急應變相應的答題思路和答題技巧,轉(zhuǎn)換為情景模擬的表述方式后,從容作答。
2、答題內(nèi)容
(1)、定位自身角色
很多考生認為情景模擬試題很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考生無法真正進入角色,常常是會“說”不會“做”。情景模擬的試題都會為考生設置一個與情景相關的角色,考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角色認同感和角色轉(zhuǎn)換能力,在了解和分析完角色背景以后,要從模擬的角色立場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努力提高角色的適應度。
在模擬過程中時,想要讓答題內(nèi)容上切合身份要求,就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應該根據(jù)自己的身份地位、組織角色,置于模擬的工作情景之中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明確當前要解決的核心和關鍵,樹立責任意識和職權(quán)意識,對自己應盡的職責和有清晰的把握。不作為和越權(quán)行事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
二是答題過程中自己所說的話必須符合角色的職位和身份。說話時要根據(jù)職位要求,想象工作情景中需要運用的禮貌用語、習慣用語以及說話的口吻等,尤其是執(zhí)法、監(jiān)督、服務、咨詢等行業(yè)特征鮮明的職位,考生更要讓自己的表現(xiàn)接近現(xiàn)實生活,在模擬時提高逼真度。
(2)、明確受眾對象
所謂“角色”,一是指講話者,二是指聽話者。由于他們的地位、身份、學識、性格、修養(yǎng)的不同,決定著講話者應講怎樣的話,掌握語言的分寸感。說話要看對象,要有針對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千萬不能混淆。
情景模擬可能面對著不同的主體,需要面對的可能是上級領導、兄弟單位、同事朋友、普通群眾等,在交流或?qū)υ挄r,不同的受眾對象決定了我們的話語結(jié)構(gòu)和措辭選擇。因此,在情景模擬答題中,考生不僅要考慮到自身角色的身份和職位,還要考慮情景中面對的受眾對象。面對不同的角色,就要用不同的語言。注意談話場合、對象的身份,以適當方式交談,隨時注意自己的角色和別人的立場,以及場合的改變,這才能在他人面前保持應有的位置。
(a)注意受眾對象與自身角色在組織中的層級關系
例1、下周單位將舉辦掛職干部交流會,到時單位的主要領導都會參加。籌備會議的任務已經(jīng)交給你,現(xiàn)在我是領導,你現(xiàn)在向我匯報一下會議的籌備情況,以及下周會議的安排。(201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真題)
如果題目中要求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就要明確匯報的目的,注意語言簡練,信息準確,既要反映情況又要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第一,內(nèi)容要精練簡要。準備匯報的內(nèi)容應具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然后客觀、公正、有理有據(jù)地展現(xiàn)所要匯報的內(nèi)容。語言應簡潔、精練,簡明扼要地將事件的始末進行匯報。第二,公務員在請示匯報時用語應準確、規(guī)范。第三,在請示匯報中要問某一問題時應語氣委婉,不要用責問的口氣,而要用詢問的口氣;在請求匯報中,要領導解決某一問題時應該用商量、請求的口氣,不要用要挾的語氣;在請示匯報中,當領導否定你的意見時,要保持謙虛冷靜的態(tài)度。如確需插話也應先用商量的口氣說:“對不起,請允許打斷一下?!被蛘哒f:“我想提個問題好嗎?”得到領導同意后再陳述自己的看法。否則,是極其失禮的。
(b)注意受眾對象的職業(yè)特點
由于職業(yè)、文化層次的不同,受眾對象的思想水平、性格特征、審美情趣以及接受、理解語言的能力也會不同,同各行各業(yè)的人民群眾打交道時,考生要學會跟不同職業(yè)的人達到心理相容呢,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根據(jù)對方的職業(yè)特點,來構(gòu)建話語,以增加對方接受話語的可能性。
這就要求考生既要了解正式的公務用語,又能夠用生活化的口頭語言開展工作,這是一種靈活的工作方法。
(c)關注受眾對象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
口頭表達要想獲得預期的效果,必須了解聽話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就可能事與愿違。例如,當他人遇到挫折,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都喜歡去幫他人總結(jié)教訓,然后告訴對方應該如何如何去做,儼然以成功者自居,無形中把對方當成了無能和失敗的人。因此,當他人失意時,不要闡明自己的高見,而應該去理解、去支持、去鼓勵,使他從失意中走出來,重整旗鼓,再展鴻圖。
如果承擔調(diào)解糾紛,化解矛盾等工作時,更要注意措辭和表達方式。應該與群眾進行平等對話,一方面,要讓群眾說話,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消除對立情緒,贏得群眾信任;另一方面,要在群眾中開展正面教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宣傳法律和政策,深入細致地疏通民眾的思想,使矛盾和問題得以緩解、分流、分散。
3.符合現(xiàn)場情景
禮儀規(guī)范對言語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言語都應該“矜莊以蒞之,端誠以處之”。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要用不同的主題和情緒來表現(xiàn),場合不同,應采用不同的語氣。考生要根據(jù)題目中不同的情景場合選擇措辭方式和語調(diào)語氣等,力求言談話題及其表達形式同所在場合的氛圍相協(xié)調(diào)。
一般說來,場面越大,越要注意適當提高聲音,放慢語流速度,把握語勢上揚的幅度,以突出重點。在正式的場合,尤其是大會發(fā)言、演講、辯論,說話就必須嚴肅,話題一定要注意持重雅致。相反,場面越小,越要注意適當降低聲音,適當緊湊詞語密度,并把握語勢的下降趨向,追求自然。在非正式場合,如娛樂、散步、旅行等,語言一般比較自然、隨意。
例如:在災區(qū)死難者家屬面前講話,語言應該是哀傷而低沉的,以表達慰問和鼓勵;在歡樂的晚會現(xiàn)場,致辭則應該歡快而充滿激情,與輕松的氛圍融為一體;面對群情激奮的群眾,我們的講話則應理性而高亢,坦率而真誠,表現(xiàn)出政府公務人員應有的擔當和氣度,既要平息憤怒的情緒,又要合理解決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