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所有權的種類主要有國家所有權、集體組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
(一)國家所有權
國家所有權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通意見》第170條的規(guī)定,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這是對國家所有權的一種特殊保護?!段餀喾ā返?1條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根據物權法第46條至第52條的規(guī)定,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包括:(1)城市土地、礦藏、水流、海域;(2)無線電頻譜資源;(3)國防資產;(4)野生動植物資源;(5)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6)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及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屬于國家所有。(7)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這些財產有的只能作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不能成為集體組織或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如(1)、(2)、(3)項中的財產。可見,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具有廣泛性。故任何財產都可以成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但不一定能夠成為集體組織和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
(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
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是指勞動群眾集體組織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財產的權利。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的客體可以是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專有財產以外的其他任何財產。例如集體組織可以享有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的所有權,但不包括地下的礦產資源,因為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的各項權能可以由集體組織自己行使,也可以將其所有權的權能轉移給個人行使。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與城鎮(zhèn)集體所有的所有權行使方式是不同的: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城鎮(zhèn)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法律||教育網
《物權法》為了保證集體所有的財產權不因為集體組織的領導濫用權利而受到侵害,專門規(guī)定了集體所有權的行使規(guī)則?!段餀喾ā芬?guī)定,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guī)定行使所有權:(1)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2)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3)屬于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xiāng)鎮(zhèn)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另外,根據《物權法》規(guī)定,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該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三)自然人所有權
自然人所有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75條的規(guī)定,自然人的個人財產包括自然人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自然人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另外,《物權法》規(guī)定,法人和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一)國家所有權
國家所有權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通意見》第170條的規(guī)定,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這是對國家所有權的一種特殊保護?!段餀喾ā返?1條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根據物權法第46條至第52條的規(guī)定,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包括:(1)城市土地、礦藏、水流、海域;(2)無線電頻譜資源;(3)國防資產;(4)野生動植物資源;(5)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6)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及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屬于國家所有。(7)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這些財產有的只能作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不能成為集體組織或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如(1)、(2)、(3)項中的財產。可見,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具有廣泛性。故任何財產都可以成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但不一定能夠成為集體組織和公民個人所有權的客體。
(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
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是指勞動群眾集體組織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財產的權利。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的客體可以是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專有財產以外的其他任何財產。例如集體組織可以享有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的所有權,但不包括地下的礦產資源,因為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權的各項權能可以由集體組織自己行使,也可以將其所有權的權能轉移給個人行使。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與城鎮(zhèn)集體所有的所有權行使方式是不同的: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城鎮(zhèn)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法律||教育網
《物權法》為了保證集體所有的財產權不因為集體組織的領導濫用權利而受到侵害,專門規(guī)定了集體所有權的行使規(guī)則?!段餀喾ā芬?guī)定,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guī)定行使所有權:(1)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2)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3)屬于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xiāng)鎮(zhèn)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另外,根據《物權法》規(guī)定,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該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三)自然人所有權
自然人所有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75條的規(guī)定,自然人的個人財產包括自然人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自然人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另外,《物權法》規(guī)定,法人和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