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方法

字號:

第6章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生產法―――通過核算各個產業(yè)在一定時期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來核算GDP。
    支出法―――通過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的內購買最終產品支付總和來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收入來求得GDP。
    (一)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它是從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yè)盈余
    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
    1、勞動者報酬:
    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應從單位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包括工資總額、福利費和其他實物形式的勞動報酬。
    【注】農戶和個體勞動者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純收益主要是勞動所得,也都列入勞動者報酬。
    2、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價值按規(guī)定比率提取的計入生產成本的折舊費。
    3、生產稅凈額:
    是一定時期內企業(yè)應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生產稅是企業(yè)從事有關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應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guī)費,如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企業(yè)管理費中各種稅金等,是企業(yè)的利前稅,不包括所得稅。
    4、營業(yè)盈余
    從總產出中扣除中間投入、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和生產稅凈額后的余額,大致相當于營業(yè)利潤,但要扣除從利潤開支的工資和福利費。如果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應將補貼計入營業(yè)盈余中。
    注: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一國或一個地區(qū)通過生產活動獲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項目。
    勞動者報酬為居民所得;
    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yè)盈余為企業(yè)、單位所得;
    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得。
    【例題2:單選】生產稅凈額是一定時期內企業(yè)應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減去( )后的差額。
    A中間投入
    B 固定資產折舊
    C生產補貼
    D營業(yè)盈余
    答案:C
    【例題3:2010年單選】各單位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應包括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 )和營業(yè)盈余。
    A.最終消費
    B.資本形成總額
    C.凈出口
    D.生產稅凈額
    答案:D
    (二)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構成
    它是從社會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1、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1)、最終消費: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2)、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存貨增加。
    ①固定資本形成是常住單位建造、購置和轉入的固定資產扣除銷售和轉出固定資產后的價值。
    ②存貨增加包括原材料、燃料庫存,生產單位產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庫存,銷售單位商品庫存期末價值減去期初價值的差額。
    (3)、凈出口:是一定時期貨物和服務出口價值減去進口價值后的差額。
    出口是本國向國外銷售和無償轉讓的貨物和服務。
    進口是本國向國外購買和無償?shù)玫降呢浳锖头铡?BR>    2、如果對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開核算,則:
    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四個部分。
    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GDP=C+I+G+(X-M)
    其中:
    C―――――消費;
    I―――――投資;
    G―――――政府購買;
    (X-M)―――凈出口 ;
    【例題4:07、08年單選】如果C.表示消費、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