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考、省考還是事業(yè)單位政法干警考試,翻譯推理是每次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因此一定要加強對該模塊的復習力度!
翻譯推理顧名思義先翻譯后推理,第一步翻譯的意思就是把題干中的語言翻譯成邏輯語言,第二步就是根據(jù)邏輯推理方法進行推理即可;因此這類題目就考察兩個內(nèi)容翻譯和推理。
一、題型判斷
題干中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即可
二、基本知識點
1、翻譯
"前推后" 如果。。。那么。。。
例句: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濕 天下雨-》地濕
"后推前" 只有。。。才。。。
例句: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成功-》勤奮
2、推理

德摩根定律

排中律 對于"P或者Q"來說,否定一個,必然肯定另一個
三、例題分析
【例題五】
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墒聦嵣纤鲃犹峁┝艘恍┘俚男畔⒉⒔邮芰藢彶槿藛T的詢問。
以下哪項是上面情況的可靠結(jié)論?( )
A. 提供假信息是違法的
B.提供假信息的原因是逃避罪責
C.甲沒有犯A、B兩款罪。
D.如果甲沒有犯A款罪就一定犯了B款罪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A罪或B罪→逃跑
3、推理 起點:已知事實 -逃跑
逆否等價 -逃跑→-(A罪或B罪)
德摩根 -(A罪或B罪)等價于 -A罪且-B罪
即:-逃跑→-A罪且-B罪
4、翻譯四個選項,與等價命題一樣的即為答案
5、答案:C
【例題六】
如果生產(chǎn)下降或浪費嚴重,那么將造成物資匱乏。如果物資匱乏,那么或者物價暴漲,或者人民生活貧困。如果人民生活貧困,政府將失去民心。事實上物價沒有暴漲,而且政府贏得了民心。由此可見( )。
A.生產(chǎn)下降但是沒有浪費嚴重
B.生產(chǎn)下降并且浪費嚴重
C.生產(chǎn)沒有下降但是浪費嚴重
D.生產(chǎn)沒有下降并且沒有浪費嚴重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下降 或 浪費?→ 匱乏
匱乏?→ 暴漲 或 貧困
貧困?→ -民心
3、推理 起點:已知事實 -暴漲 且 民心
民心→- 貧困
-貧困且-暴漲 即-(貧困或暴漲)
-(貧困或暴漲)→-匱乏
-匱乏→-下降且-浪費
4、翻譯四個選項,與等價命題一樣的即為答案
5、答案:D
【例題七】
經(jīng)公安機關(guān)訊問,已知下列判斷為真:
(1)如甲和乙都是殺人犯,則丙是無罪的;
(2)丙有罪,并且丁的陳述正確;
(3)只有丁的陳述不正確,乙才不是殺人犯。
由此可以推出正確的一項是( )
A.甲、丙是殺人犯 C.甲不是殺人犯,乙是殺人犯
B.丙、丁是殺人犯 D.甲是殺人犯,乙不是殺人犯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甲且乙 → -丙
丙且丁正確
-乙? → -丁正確
3、推理 丙→ -(甲且乙)
即 丙→ -甲或-乙
丁正確? → 乙
已知"-甲或-乙"且 "乙",根據(jù)排中律可知 -甲
4、答案:C
【例題八】
如果貫徹絕對公平,那么必然導致按勞分配;若按勞分配,將出現(xiàn)貧富不均;只有貧富均等,才能貫徹絕對公平。所以,
A.必須實行按勞分配 B.必須實行按需分配
C.必須貫徹絕對公平 D.不能貫徹絕對公平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絕對公平?→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 貧富不均
絕對公平?→ 貧富均等
3、推理 由"絕對公平?→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 貧富不均"可知:
絕對公平?→貧富不均
事實上說:絕對公平?→ 貧富均等
因此,由命題A推出兩個矛盾的結(jié)論,則命題A不正確,即非A成立。
4、答案:D
四、思路梳理
翻譯推理顧名思義先翻譯后推理,第一步翻譯的意思就是把題干中的語言翻譯成邏輯語言,第二步就是根據(jù)邏輯推理方法進行推理即可;因此這類題目就考察兩個內(nèi)容翻譯和推理。
一、題型判斷
題干中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即可
二、基本知識點
1、翻譯
"前推后" 如果。。。那么。。。
例句: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濕 天下雨-》地濕
"后推前" 只有。。。才。。。
例句: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成功-》勤奮
2、推理

德摩根定律

排中律 對于"P或者Q"來說,否定一個,必然肯定另一個
三、例題分析
【例題五】
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墒聦嵣纤鲃犹峁┝艘恍┘俚男畔⒉⒔邮芰藢彶槿藛T的詢問。
以下哪項是上面情況的可靠結(jié)論?( )
A. 提供假信息是違法的
B.提供假信息的原因是逃避罪責
C.甲沒有犯A、B兩款罪。
D.如果甲沒有犯A款罪就一定犯了B款罪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A罪或B罪→逃跑
3、推理 起點:已知事實 -逃跑
逆否等價 -逃跑→-(A罪或B罪)
德摩根 -(A罪或B罪)等價于 -A罪且-B罪
即:-逃跑→-A罪且-B罪
4、翻譯四個選項,與等價命題一樣的即為答案
5、答案:C
【例題六】
如果生產(chǎn)下降或浪費嚴重,那么將造成物資匱乏。如果物資匱乏,那么或者物價暴漲,或者人民生活貧困。如果人民生活貧困,政府將失去民心。事實上物價沒有暴漲,而且政府贏得了民心。由此可見( )。
A.生產(chǎn)下降但是沒有浪費嚴重
B.生產(chǎn)下降并且浪費嚴重
C.生產(chǎn)沒有下降但是浪費嚴重
D.生產(chǎn)沒有下降并且沒有浪費嚴重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下降 或 浪費?→ 匱乏
匱乏?→ 暴漲 或 貧困
貧困?→ -民心
3、推理 起點:已知事實 -暴漲 且 民心
民心→- 貧困
-貧困且-暴漲 即-(貧困或暴漲)
-(貧困或暴漲)→-匱乏
-匱乏→-下降且-浪費
4、翻譯四個選項,與等價命題一樣的即為答案
5、答案:D
【例題七】
經(jīng)公安機關(guān)訊問,已知下列判斷為真:
(1)如甲和乙都是殺人犯,則丙是無罪的;
(2)丙有罪,并且丁的陳述正確;
(3)只有丁的陳述不正確,乙才不是殺人犯。
由此可以推出正確的一項是( )
A.甲、丙是殺人犯 C.甲不是殺人犯,乙是殺人犯
B.丙、丁是殺人犯 D.甲是殺人犯,乙不是殺人犯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甲且乙 → -丙
丙且丁正確
-乙? → -丁正確
3、推理 丙→ -(甲且乙)
即 丙→ -甲或-乙
丁正確? → 乙
已知"-甲或-乙"且 "乙",根據(jù)排中律可知 -甲
4、答案:C
【例題八】
如果貫徹絕對公平,那么必然導致按勞分配;若按勞分配,將出現(xiàn)貧富不均;只有貧富均等,才能貫徹絕對公平。所以,
A.必須實行按勞分配 B.必須實行按需分配
C.必須貫徹絕對公平 D.不能貫徹絕對公平
解析:1、判斷題型:含有關(guān)聯(lián)詞
2、翻譯 絕對公平?→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 貧富不均
絕對公平?→ 貧富均等
3、推理 由"絕對公平?→ 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 貧富不均"可知:
絕對公平?→貧富不均
事實上說:絕對公平?→ 貧富均等
因此,由命題A推出兩個矛盾的結(jié)論,則命題A不正確,即非A成立。
4、答案:D
四、思路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