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真題不公布引焦慮 培訓班編拼裝搶商機

字號:

晚報記者 錢鈺報道
    “華約”、“卓越”聯(lián)考周末就要開考了,這兩天,不少學生忙著在茫茫網(wǎng)海中搜索真題。近年來,高校對自主招生真題“封鎖”越來越嚴,不少培訓機構嗅到商機,打出“參加培訓就送真題集”的旗號。可所謂真題 “真假難辨”,令不少學生糾結。
    自招真題“封鎖”越來越嚴
    近兩年,高校對自主招生考試真題的“封鎖”越來越嚴。 “前幾年的自主招生考題還能在網(wǎng)上搜到,但近兩年來,流出來的題目越來越少。 ”一位培訓機構負責人如是說。
    盡管,此前有部分高校也曾表示,自主招生的歷年真題都會向社會無償公開??捎浾咦蛱鞆牟糠指咧蝎@悉,真題也就在2010年時見過,“當時學校收到了一張光盤,除了真題外,還有對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后來就再也沒有從官方途徑獲得過真題。 ”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學校自主招生培訓使用的真題也是由參加過考試的學生回憶整理而得。
    還有聯(lián)盟高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會在上掛出往年考題。 “我只在測試上看到過樣題,從未看到過真題,今年干脆連樣題都不公布了?!比ツ陞⒓舆^“華約”考試的學生小葛說,當年他是從本市一家紙質(zhì)媒體上,獲得了一份真題。
    所謂“真題”原是東拼西湊
    真題“稀缺”令不少培訓機構看到了商機,一些培訓機構在招生宣傳中打出了“自主招生真題授課”、“參加培訓就送真題集”的旗號。
    培訓機構的真題從何而來?昨天,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向記者爆料,如今不少培訓機構里的老師是在校研究生,受利益的驅(qū)動他們也打起了真題的主意,“有部分真題就是由他們從導師那里弄出來的。 ”該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學生得知導師可能參與命題,乘機與導師“拉關系”,有的千方百計從導師口中套題,有的可能直接從導師的電腦把題目偷偷拷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大部分題目就是培訓機構自己編的,或者是靠學生回憶整理而得?!痹撊耸勘硎荆F(xiàn)在市面上所謂的“真題集”都是東拼西湊而得,與真正包含考試全部內(nèi)容的真題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充其量只能算是模擬題。 ”
    專家:“低級應試”不明智
    除了培訓機構真題之亂象外,網(wǎng)絡上的真題也是真假難辨,讓學生很頭疼。高三學生小江就在某文庫中找到一份“華約”聯(lián)考數(shù)學科目的真題與解析,已有33220人次瀏覽,6781人次下載,炙手可熱程度可見一斑。
    “這些題目到底是真是假,實在吃不準,我們學生還是希望能通過官方正規(guī)途徑獲得真題。 ”小江說,這樣一來,培訓機構不能打著真題到處斂財了,學生也不用花冤枉錢,或如無頭蒼蠅一般沒了方向。
    對此,重點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平臺專家表示提醒,不能盲目迷信真題,“低級應試”不明智。因為去年復旦“千分考”考了繁體字,結果今年考前,網(wǎng)上就有不少同學去背100組易錯繁簡體字,沒想到“熱點”就像流行風潮一樣來得快去也快,今年考試學生就撲了個空。還有一年語文考了幾道關于諾貝爾獲獎者的題目,結果第二年大家就去背諾貝爾獲獎者名單,又失望而歸。 “只是指哪打哪,沒有對真題的深入解析,不去研究真題背后命題教授傳遞的出題思想,只是生硬地照搬照抄,盲目應試實為下策。 ”
    大學招辦老師也提醒,自主招生考試關鍵在于平時的學習和積累,想憑短期突擊出奇制勝并非易事,自主招生試題向來靈活多變,盯著真題應試違背了改革的初衷,也是高校所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