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經(jīng)濟師考試中級人力資源專業(yè)復習輔導激勵理論分析

字號:

(2)權力需要指促使別人順從自己意志的欲望。(2006、2008年考題)
    特點:a. 喜歡支配、影響別人 b. 喜歡對人“發(fā)號施令” c.重視爭取地位和影響力
    d.地位越高,權力需要越強,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職位
    e.高權力需要高管理效能的一個條件,甚至是必要條件
    (3)親和需要指尋求與別人建立友善且親近的人際關系的欲望。(2007年考題)
    特點:a. 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b. 易被人影響 c. 常充當被管理者的角色
    d.在管理上過分強調良好關系的維持通常會干擾正常的工作秩序。
    「例題7.2007年案例解析題」小張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憑著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和不懈的努力很快成為公司的業(yè)務骨干,并被提拔為部門經(jīng)理。但讓公司領導略感意外的是,小張升為主管后雖然依然工作勤懇,但他所管理的部門的整體業(yè)績反而較先前有所下降。通過私下詢問,員工們普遍反映小張對下屬缺乏適當?shù)墓芾砗图?,他似乎并不關心下屬的工作績效問題。
    1.從小張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具有較高的( )。
    A.親和需要 B.安全需要 C.權力需要 D.成就需要 「答案」D
    2.具有小張這種較高需要的入,通常有以下特點( )。
    A.責任感較弱 B.希望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
    C.喜歡得到及時的反饋情況 D.經(jīng)常選擇做有適度風險的工作「答案」 CD
    3.根據(jù)麥克里蘭提出的需要理論,親和需求高的人常常( )。
    A.不易受他人影響 B.在組織中充當管理者的角色
    C.看重能否被他人接受 D.喜歡能體現(xiàn)其地位的場合 「答案」C
    20. ★三重需要理論的應用:題型:單選
    ①根據(jù)各需要的強烈程度,提供相應的激勵措施
    ②組織人事安排,測量、評價一個人的成就需要對如何分派工作和職位有重要意義,目前已經(jīng)成功地建立和發(fā)
    展起激勵員工成就需要的訓練方法,以便提高組織效率。
    l 公平理論
    21. ★★公平理論的主要內容:題型:單選
    ①亞。當斯(2004年考題)的公平理論指出,員工傾向于將自己的產(chǎn)出與投入的比率與他人(成為對照者)的產(chǎn)出與投入(舉例)的比率相比較,來進行公平判斷。(2006、2008年考題)
    注意:員工比較的是其對投入、產(chǎn)出的自我知覺,而非投入、產(chǎn)出的客觀測量結果。
    ②投入、產(chǎn)出——包括:
    ③縱向比較——組織內、外自我比較;橫向比較——組織內、外他比;(內容比較)
    「例題8.2010年多項選擇題」小張原本在A公司工作,后來跳槽到B公司;跳槽半年后,他發(fā)現(xiàn)新公司對自己努力工作的回報遠不如A公司。根據(jù)公平理論,這種比較屬于( )。
    A.橫向比較 B.縱向比較 C.組織內自我比較 D.組織外自我比較 E.組織外他比
    「答案解析」BD 縱向比較——組織外自我比較——員工將自己在不同組織中的工作和待遇進行比較。
    ④一般說來,薪資水準、教育水平較高的員工,視野較為開闊,依據(jù)的信息比較全面,常常以他人為比較對象,進行橫向比較;而薪資水準、教育水平較低的員工則常常做自我的縱向比較。
    「例題9.2009年單項選擇題」關于公平理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員工比較的是對自己和他人投入、產(chǎn)出的知覺
    B.教育水平較高的員工做比較的時候依據(jù)的信息比較片面
    C.感到報酬不足的員工可能會減少自己的工作投入
    D.在管理中應盡量使不同的員工的投入產(chǎn)出比大致相同
    「答案解析」B
    22. ★★公平理論的恢復公平的方法:題型:單選
    ⑴不公平:a.薪酬不足 b.報酬過度
    ⑵恢復方式:(2006年考題)
    ①改變自己的投入或產(chǎn)出。②改變對照者的投入或產(chǎn)出。③改變對投入或產(chǎn)出的知覺。
    ④改變參照對象。⑤辭職。
    23. ★公平理論在管理上的應用:
    (1)根據(jù)員工對工作和組織的投入來給予報酬,并確保不同的員工的投入/產(chǎn)出的比大致相同。
    (2)應經(jīng)常注意了解員工的公平感。
    l 期望理論
    24. ★★期望理論的主要內容:(2008年考題)(2006年考題)
    弗羅姆認為動機是三種因素的產(chǎn)物:一個人需要多少報酬(效價);個人對努力產(chǎn)生成功績效的概率估計(期望);以及個人對績效與獲得報酬之間關系的估計(工具)。
    這個關系可以用下式表達:效價×期望×工具=動機
    ①效價是指個體對所獲報酬的偏好強度。
    ②期望是指員工對工作努力能夠完成任務的信念強度。
    ③工具是指員工對一旦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報酬的信念。 題型:單選
    「例題10.2009年考題」在期望理論中,個人對績效與獲得報酬之間關系的估計稱為( )。
    A.工具 B.效價 C.期望 D. 動機
    「答案解析」A 個人對績效與獲得報酬之間關系的估計稱為工具。
    (2)期望理論強調情景性。
    25.期望理論在管理上的應用:(2006年考題)題型:單選
    ★期望模型中能夠產(chǎn)生動機的組合是:高的正效價、高期望和高工具。
    如果得到報酬的愿望高,但是另外兩個估計的概率值都很低,則動機很可能最多也只是中等水平,也就是說,如果期望和工具都很低,那么即使報酬的效價很高,動機也會很弱。
    l 強化理論
    26.強化理論的概念:
    強化理論認為行為的結果對行為本身有強化作用,是行為的主要的驅動因素,是一種行為主義觀點。
    27. ★強化理論在管理上的應用:(2007年考題)
    (1)強化理論并不考慮人的內在心態(tài),而是注重行為及其結果,認為人是在學習、了解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2)盡管強化作用對行為頗有影響力,但卻不是行為的控制因素,如:
    「重點」除了1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