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級散文寫作:執(zhí)著的等待

字號:

“我永遠在等待,你永遠不再來?!痹谕趼遒e寫給已逝的三毛的驪歌中,到處浸透著這樣沒有結局的婉傷。等待自古扮演著磨礪的角色,造就了三年后的“一鳴驚人”,鍛出了十二年后的《純粹理性與批判》,更雕砌了三百年后恢弘的巴黎圣母院。有幸的的人與物在等待的火焰中涅磐,然而倘若等到山窮水盡時,仍求不得柳暗花明呢?
    等,繼續(xù)等——這才對得起愛之深、意之切。梭羅終生居住于瓦爾登湖畔,生活沒有保障、情感更無處依托,他沉默地用行動表達著無政府主義的主旨,卻無人理解,直至身患肺癌在一片冷清中辭世。梭羅等待了一生,沒有換取一聲喝彩,只能懷抱內(nèi)心堅韌的理想形影相吊。但在這樣的執(zhí)著中,他恪守著信念,更證明了人不容摧毀的骨骼!時光流轉,終于,人們蜂擁捧讀他的著作,人們仰慕這位陰影中哈佛才子的風儀。在世的梭羅只等來了死亡,而那深切的信念卻終究帶來了完滿。
    等,繼續(xù)等——這才品得出人生意蘊。蘇軾仕途不幸,意氣風發(fā)時遭貶,怕是一腔郁憤。在朋友幫助下求得一方田園,卻再無前日風光。落魄的東坡,幾許傷懷,幾許哀嘆,得到的只是一個日復一日暗淡無光的生活。山窮水盡,但他沒有放棄、沒有離開,亦沒有寧取玉碎的激憤之舉,安然于山野,馳騁于胸懷。在給朋友的信中,他也竟寫道:“自喜漸不為人知。”正是這在清貧中的等待,讓東坡成熟了,蛻變出光華的羽翼,飛舞于大宋文化的長廊。不再是“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灑脫前行的東坡真正找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意蘊,淡泊中吟著“人生如夢”的他也真正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他等了,沒有等到實際的榮光,卻等到了另外的結局。
    等,繼續(xù)等——這才釀得出最濃郁的情感。“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庇喙庵械戎?,等到胸中急切歸家的愁思幾乎抑制不住?!吧倌甑闹袊鴽]有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給不回家的人?!绷智逍戎鹊缴綎|的麥田日夜在腦中縈繞。當時他們沒有盼到回家的那張舊船票,也沒有等到統(tǒng)一的曙光,在*分子猛烈的叫囂中,看似絕望的境地卻沒有阻止他們繼續(xù)的呼喊與等待——直到新世紀的陽光終于打到他們臉上!在希望微弱時等待,等胸中情懷澎湃,等激情噴薄而出,才能收獲至純至美的歡欣。
    看似山窮水盡的結局,并非不能改變。
    或者在數(shù)百年之后,或者在內(nèi)心深處,或者就在第二天睜開眼時,你會找到另一番景色,那是上帝給安心等待的人的撫慰。
    等在山窮水盡時,其實也就是等在某個海闊天空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