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法律顧問經濟與民商知識考點之信托法
第二節(jié) 信托法
一、信托的概念和種類
1.信托的概念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信托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①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進行了財產權的委托,受托人由此獲得信托財產名義上的管理處分權,成為名義所有人;②受托人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對該財產權進行管理或處分。
2.信托的特征
(1)信托以信任為基礎。
(2)信托必須存在財產權的轉移和分離。
(3)信托財產具有獨立性。
(4)信托民事責任的有限性。
(5)信托存續(xù)的連貫性。
3.信托的種類
(1)意定信托與法定信托。
(2)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
(3)私益信托與公益信托。
(4)營業(yè)信托與非營業(yè)信托。
二、信托當事人
信托當事人,又稱信托關系人,是信托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能夠參加信托法律關系,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的總稱,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三、信托財產
1.信托財產的概念和分類
信托財產是委托人移交給受托人的作為信托法律關系的標的,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而管理和處分的財產。
一般來講,下列財產經常因法律或信托行為而成為信托財產:
(1)金錢,包括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
(2)不動產,包括土地、房屋及附著物。
(3)動產,泛指不動產以外的依自身性質特點可以移動,且不因此降低其價值或者使其價值喪失的各種財產。
(4)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公司債券、公債債券以及各種其他票證。
(5)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其他各種智力成果權等。
(6)其他財產。
2.信托財產的特征
(1)信托財產的獨立性。
(2)信托財產的轉讓性。
(3)信托財產的同一性(或物上代位性)。
四、信托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1.信托的設立
(1)信托設立的生效要件,是指使已經成立的信托發(fā)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應當具備的法律條件。
(2)信托的無效,是指已經成立,因嚴重欠缺信托行為的有效要件,從而自始不產生法律約束力的信托行為。
2.信托的變更
信托的變更,是指在信托有效成立后,當法定或約定的事由出現(xiàn)時,信托當事人依法對信托法律關系進行的變更。
3.信托的終止
《信托法》第53條規(guī)定,信托在下列情形下終止:①信托文件規(guī)定的終止事由發(fā)生;②信托的存續(xù)違反信托目的;③信托目的已實現(xiàn)或不能實現(xiàn);④信托當事人協(xié)商同意;⑤信托被撤銷;⑥信托被解除。
信托終止后,信托財產歸信托文件規(guī)定的人;文件未規(guī)定的,其歸屬順序為:受益人或其繼承人;委托人或其繼承人。信托財產的歸屬確定后,在該信托財產轉移給權利歸屬人的過程中,信托視為存續(xù),權利歸屬人視為受益人。
五、公益信托
公益信托,是指以公共利益為目的而設立的,為將來不特定多數受益人而設立的特殊形式的信托。
以下列公益目的之一設立信托的,屬于公益信托:①救濟貧困;②救助災民;③扶助殘疾人;④發(fā)展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體育事業(yè);⑤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⑥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⑦發(fā)展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
第二節(jié) 信托法
一、信托的概念和種類
1.信托的概念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信托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①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進行了財產權的委托,受托人由此獲得信托財產名義上的管理處分權,成為名義所有人;②受托人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對該財產權進行管理或處分。
2.信托的特征
(1)信托以信任為基礎。
(2)信托必須存在財產權的轉移和分離。
(3)信托財產具有獨立性。
(4)信托民事責任的有限性。
(5)信托存續(xù)的連貫性。
3.信托的種類
(1)意定信托與法定信托。
(2)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
(3)私益信托與公益信托。
(4)營業(yè)信托與非營業(yè)信托。
二、信托當事人
信托當事人,又稱信托關系人,是信托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能夠參加信托法律關系,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的總稱,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三、信托財產
1.信托財產的概念和分類
信托財產是委托人移交給受托人的作為信托法律關系的標的,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而管理和處分的財產。
一般來講,下列財產經常因法律或信托行為而成為信托財產:
(1)金錢,包括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
(2)不動產,包括土地、房屋及附著物。
(3)動產,泛指不動產以外的依自身性質特點可以移動,且不因此降低其價值或者使其價值喪失的各種財產。
(4)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公司債券、公債債券以及各種其他票證。
(5)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其他各種智力成果權等。
(6)其他財產。
2.信托財產的特征
(1)信托財產的獨立性。
(2)信托財產的轉讓性。
(3)信托財產的同一性(或物上代位性)。
四、信托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1.信托的設立
(1)信托設立的生效要件,是指使已經成立的信托發(fā)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應當具備的法律條件。
(2)信托的無效,是指已經成立,因嚴重欠缺信托行為的有效要件,從而自始不產生法律約束力的信托行為。
2.信托的變更
信托的變更,是指在信托有效成立后,當法定或約定的事由出現(xiàn)時,信托當事人依法對信托法律關系進行的變更。
3.信托的終止
《信托法》第53條規(guī)定,信托在下列情形下終止:①信托文件規(guī)定的終止事由發(fā)生;②信托的存續(xù)違反信托目的;③信托目的已實現(xiàn)或不能實現(xiàn);④信托當事人協(xié)商同意;⑤信托被撤銷;⑥信托被解除。
信托終止后,信托財產歸信托文件規(guī)定的人;文件未規(guī)定的,其歸屬順序為:受益人或其繼承人;委托人或其繼承人。信托財產的歸屬確定后,在該信托財產轉移給權利歸屬人的過程中,信托視為存續(xù),權利歸屬人視為受益人。
五、公益信托
公益信托,是指以公共利益為目的而設立的,為將來不特定多數受益人而設立的特殊形式的信托。
以下列公益目的之一設立信托的,屬于公益信托:①救濟貧困;②救助災民;③扶助殘疾人;④發(fā)展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體育事業(yè);⑤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⑥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⑦發(fā)展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