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信用證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是銀行(開證行)根據(jù)買方(申請人)要求及指示向賣方(受益人)開立的在一定期限內憑符合信用證條款單據(jù)即期或在一個可確定的將來日期兌付一定金額的書面。這種是有條件的,要求提交信用證規(guī)定的單據(jù)和單證必須相符。當買賣雙方首次接觸,不了解對方商業(yè)信譽,或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商人做生意,無法承擔發(fā)展中國家的商業(yè)/國家風險時,常在合同中規(guī)定使用信用證付款方式。
信用證業(yè)務概述
銀行信用的介入可使買賣雙方均感放心,從而促成交易順利進行。例如,買方擔心賣方不能按時交貨或賣方交劣質貨物時,可在信用證中規(guī)定遲裝運日和賣方必須提交買方指定機構簽發(fā)的商品檢驗證書,證書上的內容須符合信用證要求等。賣方擔心交貨后買方不能按時付款,要求買方銀行以信譽作擔保,只要賣方按照信用證規(guī)定提交單據(jù),單據(jù)內容與信用證規(guī)定相符,開證行必須付款。
1.信用證交易的基本要求。
為了避免信用證交易中可能出現(xiàn)的糾紛,買賣雙方在銷售合同中至少要就下述內容達成一致,并要有相同的理解:
(1)信用證是否可撤銷、是否需要轉讓和是否需要保兌;
(2)是即期付款信用證、延期付款信用證、承兌信用證,還是議付信用證;
(3)信用證上的計價貨幣和金額(與合同上一致);
(4)信用證的有效期,也是遲交單日;
(5)遲裝運日和交單日,賣方交貨或裝運貨物后,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制備和審核信用證規(guī)定的單據(jù),以保證交單時單證相符;
(6)是否允許分批裝運和是否允許轉運,例如易碎商品避免轉運;
(7)信用證中的商品名稱,發(fā)票上的商品名稱必須與信用證上的完全一致,其他單據(jù)上可用簡稱;
(8)使用哪種運輸單據(jù),根據(jù)不同運輸方式,以及國際貿易術語確定,例如FOB、CIF、DDU等,它涉及誰負責清關、組織運輸和承擔運輸途中的風險及費用;
(9)規(guī)定提交哪些單據(jù),買方的要求必須用單據(jù)體現(xiàn)出來,例如商業(yè)發(fā)票、包裝單、碼單、保險單、海關發(fā)票、領事館發(fā)票、產地證書、商品檢驗證書、動植物檢疫證明、計量證書等,如果信用證沒有規(guī)定相應的單據(jù)來證明,銀行可視其不存在[《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國際商會出版物第500號)第13分條(c)分條];
(10)有無特殊條款(特殊信用證)和是否要求提交單證相符證明。
2.信用證交易中的當事人。
從法律角度講,信用證是開證行(issuing bank)與受益人(beneficiary)之間的契約,開證行和受益人是信用證上的主要當事人。如果信用證加上保兌,保兌行(confirming bank)也是主要當事人,因為保兌行承擔的風險與開證行相同。從責任角度講,信用證交易還涉及一些其他當事人,包括申請人(applicant或accountee)、受益人和開證行在出口國指定辦理信用證業(yè)務的銀行,如通知行(advising bank)、指定的即期付款行(payment bank)/延期付款行(deferring payment bank)/承兌銀行(acceptance bank) /議付行(negotiating bank),統(tǒng)稱為指定銀行(nominated bank),還包括代表指定銀行向開證行索匯的索償行(claiming bank)和代表開證行補償索償行的償付行(reimbursing bank),以及可轉讓信用證交易中的轉讓行(transferring bank)、背對背信用證交易中的第二開證行(secondary bank)和預支信用證中的預支行(advance bank)等。
信用證的申請人是進口商,受益人是出口商。通知行通常兼作指定銀行,是出口商所在地的銀行。指定銀行通常兼作索償行。償付行通常就是開證行。如果指定銀行與開證行之間沒有賬戶關系,通常由指定銀行的總行作索償行,因為通常由總行與國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償付行也可以不是開證行,例如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開證開給德國出口商的信用證用美元計價時,可指定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作償付行,因為信用證上的計價貨幣是第三國貨幣,不是人民幣和德國馬克。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是銀行(開證行)根據(jù)買方(申請人)要求及指示向賣方(受益人)開立的在一定期限內憑符合信用證條款單據(jù)即期或在一個可確定的將來日期兌付一定金額的書面。這種是有條件的,要求提交信用證規(guī)定的單據(jù)和單證必須相符。當買賣雙方首次接觸,不了解對方商業(yè)信譽,或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商人做生意,無法承擔發(fā)展中國家的商業(yè)/國家風險時,常在合同中規(guī)定使用信用證付款方式。
信用證業(yè)務概述
銀行信用的介入可使買賣雙方均感放心,從而促成交易順利進行。例如,買方擔心賣方不能按時交貨或賣方交劣質貨物時,可在信用證中規(guī)定遲裝運日和賣方必須提交買方指定機構簽發(fā)的商品檢驗證書,證書上的內容須符合信用證要求等。賣方擔心交貨后買方不能按時付款,要求買方銀行以信譽作擔保,只要賣方按照信用證規(guī)定提交單據(jù),單據(jù)內容與信用證規(guī)定相符,開證行必須付款。
1.信用證交易的基本要求。
為了避免信用證交易中可能出現(xiàn)的糾紛,買賣雙方在銷售合同中至少要就下述內容達成一致,并要有相同的理解:
(1)信用證是否可撤銷、是否需要轉讓和是否需要保兌;
(2)是即期付款信用證、延期付款信用證、承兌信用證,還是議付信用證;
(3)信用證上的計價貨幣和金額(與合同上一致);
(4)信用證的有效期,也是遲交單日;
(5)遲裝運日和交單日,賣方交貨或裝運貨物后,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制備和審核信用證規(guī)定的單據(jù),以保證交單時單證相符;
(6)是否允許分批裝運和是否允許轉運,例如易碎商品避免轉運;
(7)信用證中的商品名稱,發(fā)票上的商品名稱必須與信用證上的完全一致,其他單據(jù)上可用簡稱;
(8)使用哪種運輸單據(jù),根據(jù)不同運輸方式,以及國際貿易術語確定,例如FOB、CIF、DDU等,它涉及誰負責清關、組織運輸和承擔運輸途中的風險及費用;
(9)規(guī)定提交哪些單據(jù),買方的要求必須用單據(jù)體現(xiàn)出來,例如商業(yè)發(fā)票、包裝單、碼單、保險單、海關發(fā)票、領事館發(fā)票、產地證書、商品檢驗證書、動植物檢疫證明、計量證書等,如果信用證沒有規(guī)定相應的單據(jù)來證明,銀行可視其不存在[《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國際商會出版物第500號)第13分條(c)分條];
(10)有無特殊條款(特殊信用證)和是否要求提交單證相符證明。
2.信用證交易中的當事人。
從法律角度講,信用證是開證行(issuing bank)與受益人(beneficiary)之間的契約,開證行和受益人是信用證上的主要當事人。如果信用證加上保兌,保兌行(confirming bank)也是主要當事人,因為保兌行承擔的風險與開證行相同。從責任角度講,信用證交易還涉及一些其他當事人,包括申請人(applicant或accountee)、受益人和開證行在出口國指定辦理信用證業(yè)務的銀行,如通知行(advising bank)、指定的即期付款行(payment bank)/延期付款行(deferring payment bank)/承兌銀行(acceptance bank) /議付行(negotiating bank),統(tǒng)稱為指定銀行(nominated bank),還包括代表指定銀行向開證行索匯的索償行(claiming bank)和代表開證行補償索償行的償付行(reimbursing bank),以及可轉讓信用證交易中的轉讓行(transferring bank)、背對背信用證交易中的第二開證行(secondary bank)和預支信用證中的預支行(advance bank)等。
信用證的申請人是進口商,受益人是出口商。通知行通常兼作指定銀行,是出口商所在地的銀行。指定銀行通常兼作索償行。償付行通常就是開證行。如果指定銀行與開證行之間沒有賬戶關系,通常由指定銀行的總行作索償行,因為通常由總行與國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償付行也可以不是開證行,例如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開證開給德國出口商的信用證用美元計價時,可指定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作償付行,因為信用證上的計價貨幣是第三國貨幣,不是人民幣和德國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