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中醫(yī)治療脂肪肝
對脂肪肝不同臨床癥候,應作辨證施膳:
(1)肝郁氣滯
主證:脅肋脹滿不適,隱痛,噯氣,腹脹,或便秘,倦怠乏力,舌苔薄,脈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
膳方:①玫瑰糕。配方:玫瑰醬100克(或干玫瑰花25克),粳米粉、糯米粉各250克,白糖適量。制作:將粳米粉和糯米粉拌勻,用開水化開白糖,調(diào)入玫瑰醬(或干玫瑰花揉碎拌入),制成糕點。適量食用。②柴胡粥。配方:柴胡、佛手各9克,郁金、生山楂、海藻各15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制作:將前5味煎湯,去渣后加入粳米紅糖共煮粥。食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
(2)脾氣虛弱
主證:脘腹、脅肋隱痛不適,乏力、氣短,易出汗,納差,舌質(zhì)淡,舌體胖或邊有齒痕,脈細。
治法:健脾益氣,疏肝化濕。
膳方:①補中益氣糕。配方:黨參、黃芪、紅棗各20克,當歸、白術(shù)、陳皮各9克,升麻、柴胡各5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雞蛋10個,白糖適量,蘇打2克。制作:將前10味凈選,烘干,研成細末;將雞蛋打入盆內(nèi),加入白糖,攪勻,加入面粉、中藥粉末、蘇打,繼續(xù)攪勻。在蒸籠內(nèi)墊一層細紗布,將蛋漿倒入搟平,蒸10分鐘,取出切塊。適量食用。②兔肉健脾湯。配方:山藥30克,枸杞子、黨參、黃芪各15克,香櫞9克,大棗30克,兔肉200克。制作:將前5味裝紗布袋內(nèi),與兔肉、大棗共煮熟,去藥袋,調(diào)味即成。適量食肉喝湯。
(3)痰濕困阻
主證:形體肥胖,胸脅隱痛,頭昏,胸悶,思睡,疲倦,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祛濕化痰,疏肝健脾。
膳方:①菖蒲郁金粥。配方:石菖蒲、郁金各12克,姜制半夏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制作:前3味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冰糖調(diào)味即成。每日分2次服食。②荷葉竹茹乳。配方:荷葉、竹茹、蒼術(shù)、郁金各6克,牛乳250毫升。制作:將前4味加水同煎3次,去渣取汁,兌入乳汁中和勻。每次服20~30毫升,每3~4次。
對脂肪肝不同臨床癥候,應作辨證施膳:
(1)肝郁氣滯
主證:脅肋脹滿不適,隱痛,噯氣,腹脹,或便秘,倦怠乏力,舌苔薄,脈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
膳方:①玫瑰糕。配方:玫瑰醬100克(或干玫瑰花25克),粳米粉、糯米粉各250克,白糖適量。制作:將粳米粉和糯米粉拌勻,用開水化開白糖,調(diào)入玫瑰醬(或干玫瑰花揉碎拌入),制成糕點。適量食用。②柴胡粥。配方:柴胡、佛手各9克,郁金、生山楂、海藻各15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制作:將前5味煎湯,去渣后加入粳米紅糖共煮粥。食法:每日1劑,分2次服食。
(2)脾氣虛弱
主證:脘腹、脅肋隱痛不適,乏力、氣短,易出汗,納差,舌質(zhì)淡,舌體胖或邊有齒痕,脈細。
治法:健脾益氣,疏肝化濕。
膳方:①補中益氣糕。配方:黨參、黃芪、紅棗各20克,當歸、白術(shù)、陳皮各9克,升麻、柴胡各5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雞蛋10個,白糖適量,蘇打2克。制作:將前10味凈選,烘干,研成細末;將雞蛋打入盆內(nèi),加入白糖,攪勻,加入面粉、中藥粉末、蘇打,繼續(xù)攪勻。在蒸籠內(nèi)墊一層細紗布,將蛋漿倒入搟平,蒸10分鐘,取出切塊。適量食用。②兔肉健脾湯。配方:山藥30克,枸杞子、黨參、黃芪各15克,香櫞9克,大棗30克,兔肉200克。制作:將前5味裝紗布袋內(nèi),與兔肉、大棗共煮熟,去藥袋,調(diào)味即成。適量食肉喝湯。
(3)痰濕困阻
主證:形體肥胖,胸脅隱痛,頭昏,胸悶,思睡,疲倦,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祛濕化痰,疏肝健脾。
膳方:①菖蒲郁金粥。配方:石菖蒲、郁金各12克,姜制半夏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制作:前3味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冰糖調(diào)味即成。每日分2次服食。②荷葉竹茹乳。配方:荷葉、竹茹、蒼術(shù)、郁金各6克,牛乳250毫升。制作:將前4味加水同煎3次,去渣取汁,兌入乳汁中和勻。每次服20~30毫升,每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