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診斷學基礎考試大綱(2)

字號:

細目十:腹部檢查
    要點:
    1.腹部體表標志及分區(qū)
    2.腹部外形異常、腹壁靜脈曲張和蠕動波的臨床意義
    3.腹壁緊張度、壓痛和反跳痛的檢查法及臨床意義
    4.肝、膽和脾臟的觸診方法及異常的臨床意義
    5.移動性濁音的叩診方法及臨床意義
    6.腸蠕動音和振水音的聽診方法及臨床意義
    細目十一:肛門及直腸檢查
    要點:
    肛門、直腸視診及指診檢查的內(nèi)容
    細目十二:脊柱與四肢檢查
    要點:
    1.脊柱彎曲度、活動度、壓痛與叩擊痛的檢查及異常的臨床意義
    2.四肢關節(jié)檢查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細目十三: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要點:
    常用神經(jīng)反射檢查法方法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第四單元 實驗室診斷
    細目一:血液的一般檢查
    要點:
    1.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的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2.紅細胞沉降率、血小板計數(shù)、出凝血時間的正常值及異常的臨床意義
    細目二: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
    要點:
    1.蛋白質代謝功能檢查的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2.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的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3.常用血清酶測定的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4.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的臨床意義
    細目三:腎功能檢查
    要點:
    濃縮稀釋試驗、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的意義、正常值與異常的臨床意義
    細目四:常用生化檢查
    要點:
    1.血糖、血脂的正常值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2.淀粉酶、心肌酶測定的正常值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細目五:常用免疫學檢查
    要點:
    抗鏈球菌溶血素“O”、類風濕因子、肥達反應、梅毒血清學檢查及艾滋病病毒抗體測定的臨床意義
    細目六:尿液檢查
    要點:
    尿液檢查的內(nèi)容、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細目七:糞便檢查
    要點:
    糞便檢查的內(nèi)容、正常值及變化的臨床意義
    細目八: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要點:
    滲出液與漏出液的鑒別
    細目九:腦脊液檢查
    要點:
    適應證與禁忌證
    第五單元 心電圖診斷
    要點:
    1.心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
    2.心電圖各波段的正常值及其變化的臨床意義
    3.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及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表現(xiàn)
    第六單元 影像診斷
    細目一:超聲診斷
    要點:
    超聲診斷的臨床應用
    細目二:放射診斷
    要點:
    1.X線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檢查方法
    2.呼吸系統(tǒng)病變的基本X線表現(xiàn)
    3.心臟增大的X線表現(xiàn)
    第七單元 病歷與診斷方法
    要點:
    住院病歷的內(nèi)容及書寫要求
     執(zhí)業(yè)醫(yī)師成績查詢與筆試分數(shù)信息預訂http://www.iiyi.com/info/cj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