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游記

字號:

今天周末,我和媽媽去靈渠游玩。“北有長城,南有靈渠”是人們由衷的評價,也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究竟是不是那樣神奇呢?看看就知道了。
     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分別為鄭國渠、都江堰、靈渠。而靈渠又和其他兩項工程不相同,靈渠是以古代軍事為主的運河,鄭國渠,都江堰是由灌溉為主的運河。盡管靈渠的運輸功能已經(jīng)消失了,但是它的價值和歷史卻讓人稱奇。
     靈渠公園里還有許多景觀值得一游。我隨手記上幾處:
    首先我先去了“古樹吞碑”,是天下奇觀之一。導(dǎo)游阿姨這是一棵已有780多年的歷史的重陽樹,正在吞吃著一塊乾隆十二年的古碑,而且至今重陽樹還在以每三年一公分的速度在吞吃著樹下方的古碑,也許幾百年以后,人們就再也見不到這塊乾隆年的古碑了,真是神奇??!
     接下來去狀元橋(又稱青云橋)。這整個橋身都是漢白玉做成,并刻有八塊圖案,有麒麟、獅子、福星、梅花鹿、荷花等等。此橋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位書生連考三年狀元都名落孫山,意志非常消沉,于是他出門云游四海,消遣散心,一天,他慕名來游覽靈渠,走到青云橋邊,遇上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人點化他:走上青云橋,踏在云彩中,便會平步青云,心想事成。于是他誠心誠意地踏上此橋,許了心愿,果然當(dāng)年他就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后來這位書生再來重游故地,尋找恩人時,把此橋由青云橋改名為狀元橋。
     然后,我們?nèi)チ遂`渠的“大小天平”。這里建了一個人字壩,有一個鏵嘴把河流分成了南北兩條渠道。南渠道流向漓江,北渠道流入湘江。這么清澈的水,我還從來沒見過,清澈得眼可以望到底,還有幾條小魚游來游去。我還看到了一些螺,導(dǎo)游阿姨說小螺已經(jīng)被魚吃掉了,大得又被撈走了,所以現(xiàn)在空手在岸邊抓螺都很少見的。
     最后,我和媽媽一起去騎馬,順便去了飛來石。聽說飛來石是用來鎮(zhèn)壓修建靈渠時來搗亂的豬婆龍的,至今擔(dān)當(dāng)著保護靈渠的重任。幾千年過去了,它仍然屹立在那里,讓我從心底燃起一股敬佩之情。
     參觀結(jié)束了,我念念不舍得離開了靈渠。靈渠,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