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招標師考試《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知識點(1)

字號:

法律責任的種類
    法律責任是行為人因違反法律義務而應承擔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義務不同,行為人所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也不同。一般而言,根據行為人所違反法律的性質,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可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
    8.1.1 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違反民事法律上的約定或者法定義務所應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其目的主要是恢復受害人的權利和補償權利人的損失。我國《民法通則》根據民事責任的承擔原因將民事責任主要劃分為兩類,即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侵權責任)。
    《民法通則》第134條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礙;
    3. 消除危險;
    4. 返還財產;
    5. 恢復原狀;
    6. 修理、重作、更換;
    7. 賠償損失;
    8. 支付違約金;
    9.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 賠禮道歉。
    8.1.2 行政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有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規(guī)范的規(guī)定,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依法應當受到的法律制裁。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其中,行政處分是對國家工作人員及由國家機關委派到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任職的人員的行政違法行為所給予的一種懲戒措施,包括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他依法可以實施行政處罰權的組織,對違反經濟、行政管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尚不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法律制裁。
    (1)行政處分
    行政處分。即由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對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法規(guī)或政紀的行為所實施的制裁,主要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降薪、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5)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種類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違法建筑、構筑物和其他設施、責令停業(yè)整頓、責令停止執(zhí)業(yè)業(yè)務、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同時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吊銷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或其他許可證、執(zhí)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