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贏協(xié)議
Google總部的44號大樓,安迪·魯賓從辦公室下到大廳的會議室。在這里,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敲擊了幾下鍵盤,然后顯示屏上出現(xiàn)了世界地圖——灰色代表海洋,黑色代表大洲。他打算展示2008年至今Android設備的增長趨勢圖。每當一個Android手機激活,一個淡藍色的點就出現(xiàn)在屏幕上。
前25秒,對應T-Mobile G1時期,沒幾個點亮起來。“歐洲看起來還不錯,大概比美國好些?!濒斮e說。又過了好幾秒?!艾F(xiàn)在是Droid了?!彼α?。馬上,淡藍點亮了黑色的美國。15秒后,另一款機器三星Galaxy S來了——韓國、日本和歐洲也亮了。
和大多數(shù)工程師一樣,魯賓通常也輕言細語。他說,自己語速越快時音量就越大。在Google這家公司工作,障礙往往是老板定下的規(guī)則。
盡管魯賓及團隊努力與Verizon形成伙伴關(guān)系,Google的高管們似乎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去對抗運營商。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拉里·佩奇(Larry Page)還有埃里克·斯密特(Eric Schmidt)都曾提及,有必要*運營商的商業(yè)模式。Verizon和其他電信運營商習慣完全控制每部入網(wǎng)手機,對于各種特色功能或軟件限制多多,以免網(wǎng)絡帶寬出問題。而Google是一家倡導信息交換開放的公司,在Google高管們眼里,運營商都是壓制創(chuàng)新的。
反觀運營商,也把Google視作洪水猛獸。Google在2007年的開發(fā)者大會宣布,要參與Verizon想買的無線頻段拍賣。Google的高管根本沒有買這個頻段的誠意;他們只想把價格抬高到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的某些要求。由于Google的競標,Verizon這個最終買家不得不允許其他手機在它的頻段上使用。競標時期,Verizon的總裁、CEO伊萬·賽登伯格(?Ivan Seidenberg)稱Google此舉是“喚醒冬眠的熊”——那些強勢的手機運營商會給你顏色看的。
然而,iPhone的出現(xiàn)改變了一切,Google和Verizon意識到他們并不是死敵。對于Google,尤其是iPhone 3G和App Store,真正威脅到Android。如果魯賓動作不夠快,蘋果可能很快簽下足夠多的用戶,讓Android平臺沒法競爭。Verizon的處境也類似?!拔覀円庾R到,如果想和iPhone斗,我們不能各自為政?!彼箿D說。
最終,兩家公司同意合作,并敲定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收益分成協(xié)議。在每部新機器上,Google讓Android成為操作系統(tǒng),賣應用和廣告。而Verizon可以從收益中分成。相比AT&T從蘋果那里分不到一杯羹,這筆生意實在劃算。
如今,這個協(xié)議所有大運營商接納,從根本上改變了無線通信產(chǎn)業(yè)。iPhone雖然是革命性的,但沒能改變這個事實:運營商提供并維護昂貴的帶寬,手機制造商即使想帶來的、最有特色的產(chǎn)品,還是要看運營商的臉色。這也是蘋果和其運營商伙伴沖突所在,尤其是美國的AT&T。蘋果希望用戶能盡享iPhone,但運營商要花費數(shù)十億美元的開支來跟進過載的網(wǎng)絡。Android則不同。由于運營商可以分到應用銷售和廣告收入的一部分,無論用戶上網(wǎng)或下載,他們都坐享其成。這一次,軟件開發(fā)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和客戶的利益都兼顧了。
最終幻想
手握獨特的操作系統(tǒng),魯賓難免會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對比。但魯賓不喜歡這樣的對比。這不奇怪,Google一直認為自己是反微軟的。不過,在魯賓對手機市場的言論中,有一些觀念驚人相似。
蓋茨曾說過贏家通吃的法則。正如PC,開發(fā)人員只用一個共同的軟件平臺,而不是為不同的機器寫成千上萬個程序。開發(fā)人員編寫一次,就可以在所有運行Windows系統(tǒng)的PC上用了。這樣,更多的開發(fā)者會花時間給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做軟件,而不是給蘋果。由于選擇豐富,用戶被其吸引,加劇了開發(fā)者忽視其他平臺。
魯賓希望同樣的市場法則體現(xiàn)在Android上。廠商可以免費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實現(xiàn)數(shù)以萬計的增長,哪怕不是同一種手機。單一的手機型號無法匹敵蘋果iPhone,但合力是巨大的,Android的用戶基礎可能更大,對軟件開發(fā)商的吸引更大。
最近兩年,這一策略已經(jīng)讓Android有效遏制了蘋果的突飛猛進。2007年至今,蘋果iOS系統(tǒng)有1.6億部設備。Android僅在2010年就達到了蘋果上述數(shù)字的42%?,F(xiàn)在,共有27家廠商為169家運營商生產(chǎn)Android手機,應用也超過了15萬。
但是,歷史未必重演。上一代的平臺之爭,的確很難為一個平臺編寫軟件,更別說兩個平臺。開發(fā)者迫于壓力,要么選擇PC,要么選擇Mac。但今天,易用的軟件開發(fā)工具讓事情變簡單了。換句話說,軟件公司不會被強迫站隊。
對開發(fā)商來說,無論有多少Android手機存在都是次要的,除非更有利可圖。據(jù)最新估計,iTunes 的應用已經(jīng)帶來了近30億美元。而Android的應用才超過1億美元。蘋果的策略是監(jiān)督并向用戶推薦優(yōu)秀軟件,并在其首頁做特別推薦。反觀Android市場,導航不算便利,很多軟件只能在特定手機上運行(有些對處理器主頻要求高,有些則因為Android系統(tǒng)的版本不同而無法安裝),這是Android的不足。
蘋果也在采取激進手段阻止Android鋪開。今年3月,Verizon開始在美國發(fā)售iPhone,蘋果有望獲得數(shù)百萬潛在新用戶。同時,蘋果也有望在平板之爭中勝出。摩托羅拉的Xoom,被視為iPad的第一個對手,采用代號“蜂巢”的Android3.0系統(tǒng)。但是,當這批Android平板剛面世,蘋果已經(jīng)iPad 2了。
暫時,消費者無法滿足的胃口讓iPhone和Android共存。去年4季度智能手機銷量甚至接近全年的兩倍,達1.01億部,今年平板銷量也預計翻三倍……但是,市場一旦飽和,或許3至5年內(nèi),銷量將放緩。那么,要增長,的辦法就是從對手那里撬走用戶了。有最忠誠用戶群的公司終將贏得這場戰(zhàn)役,這是蘋果和Google都在盡力創(chuàng)造的未來。
如果沒錯的話,在技術(shù)領域,最終只有一個平臺能稱王。
Google總部的44號大樓,安迪·魯賓從辦公室下到大廳的會議室。在這里,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敲擊了幾下鍵盤,然后顯示屏上出現(xiàn)了世界地圖——灰色代表海洋,黑色代表大洲。他打算展示2008年至今Android設備的增長趨勢圖。每當一個Android手機激活,一個淡藍色的點就出現(xiàn)在屏幕上。
前25秒,對應T-Mobile G1時期,沒幾個點亮起來。“歐洲看起來還不錯,大概比美國好些?!濒斮e說。又過了好幾秒?!艾F(xiàn)在是Droid了?!彼α?。馬上,淡藍點亮了黑色的美國。15秒后,另一款機器三星Galaxy S來了——韓國、日本和歐洲也亮了。
和大多數(shù)工程師一樣,魯賓通常也輕言細語。他說,自己語速越快時音量就越大。在Google這家公司工作,障礙往往是老板定下的規(guī)則。
盡管魯賓及團隊努力與Verizon形成伙伴關(guān)系,Google的高管們似乎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去對抗運營商。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拉里·佩奇(Larry Page)還有埃里克·斯密特(Eric Schmidt)都曾提及,有必要*運營商的商業(yè)模式。Verizon和其他電信運營商習慣完全控制每部入網(wǎng)手機,對于各種特色功能或軟件限制多多,以免網(wǎng)絡帶寬出問題。而Google是一家倡導信息交換開放的公司,在Google高管們眼里,運營商都是壓制創(chuàng)新的。
反觀運營商,也把Google視作洪水猛獸。Google在2007年的開發(fā)者大會宣布,要參與Verizon想買的無線頻段拍賣。Google的高管根本沒有買這個頻段的誠意;他們只想把價格抬高到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的某些要求。由于Google的競標,Verizon這個最終買家不得不允許其他手機在它的頻段上使用。競標時期,Verizon的總裁、CEO伊萬·賽登伯格(?Ivan Seidenberg)稱Google此舉是“喚醒冬眠的熊”——那些強勢的手機運營商會給你顏色看的。
然而,iPhone的出現(xiàn)改變了一切,Google和Verizon意識到他們并不是死敵。對于Google,尤其是iPhone 3G和App Store,真正威脅到Android。如果魯賓動作不夠快,蘋果可能很快簽下足夠多的用戶,讓Android平臺沒法競爭。Verizon的處境也類似?!拔覀円庾R到,如果想和iPhone斗,我們不能各自為政?!彼箿D說。
最終,兩家公司同意合作,并敲定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收益分成協(xié)議。在每部新機器上,Google讓Android成為操作系統(tǒng),賣應用和廣告。而Verizon可以從收益中分成。相比AT&T從蘋果那里分不到一杯羹,這筆生意實在劃算。
如今,這個協(xié)議所有大運營商接納,從根本上改變了無線通信產(chǎn)業(yè)。iPhone雖然是革命性的,但沒能改變這個事實:運營商提供并維護昂貴的帶寬,手機制造商即使想帶來的、最有特色的產(chǎn)品,還是要看運營商的臉色。這也是蘋果和其運營商伙伴沖突所在,尤其是美國的AT&T。蘋果希望用戶能盡享iPhone,但運營商要花費數(shù)十億美元的開支來跟進過載的網(wǎng)絡。Android則不同。由于運營商可以分到應用銷售和廣告收入的一部分,無論用戶上網(wǎng)或下載,他們都坐享其成。這一次,軟件開發(fā)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和客戶的利益都兼顧了。
最終幻想
手握獨特的操作系統(tǒng),魯賓難免會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對比。但魯賓不喜歡這樣的對比。這不奇怪,Google一直認為自己是反微軟的。不過,在魯賓對手機市場的言論中,有一些觀念驚人相似。
蓋茨曾說過贏家通吃的法則。正如PC,開發(fā)人員只用一個共同的軟件平臺,而不是為不同的機器寫成千上萬個程序。開發(fā)人員編寫一次,就可以在所有運行Windows系統(tǒng)的PC上用了。這樣,更多的開發(fā)者會花時間給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做軟件,而不是給蘋果。由于選擇豐富,用戶被其吸引,加劇了開發(fā)者忽視其他平臺。
魯賓希望同樣的市場法則體現(xiàn)在Android上。廠商可以免費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實現(xiàn)數(shù)以萬計的增長,哪怕不是同一種手機。單一的手機型號無法匹敵蘋果iPhone,但合力是巨大的,Android的用戶基礎可能更大,對軟件開發(fā)商的吸引更大。
最近兩年,這一策略已經(jīng)讓Android有效遏制了蘋果的突飛猛進。2007年至今,蘋果iOS系統(tǒng)有1.6億部設備。Android僅在2010年就達到了蘋果上述數(shù)字的42%?,F(xiàn)在,共有27家廠商為169家運營商生產(chǎn)Android手機,應用也超過了15萬。
但是,歷史未必重演。上一代的平臺之爭,的確很難為一個平臺編寫軟件,更別說兩個平臺。開發(fā)者迫于壓力,要么選擇PC,要么選擇Mac。但今天,易用的軟件開發(fā)工具讓事情變簡單了。換句話說,軟件公司不會被強迫站隊。
對開發(fā)商來說,無論有多少Android手機存在都是次要的,除非更有利可圖。據(jù)最新估計,iTunes 的應用已經(jīng)帶來了近30億美元。而Android的應用才超過1億美元。蘋果的策略是監(jiān)督并向用戶推薦優(yōu)秀軟件,并在其首頁做特別推薦。反觀Android市場,導航不算便利,很多軟件只能在特定手機上運行(有些對處理器主頻要求高,有些則因為Android系統(tǒng)的版本不同而無法安裝),這是Android的不足。
蘋果也在采取激進手段阻止Android鋪開。今年3月,Verizon開始在美國發(fā)售iPhone,蘋果有望獲得數(shù)百萬潛在新用戶。同時,蘋果也有望在平板之爭中勝出。摩托羅拉的Xoom,被視為iPad的第一個對手,采用代號“蜂巢”的Android3.0系統(tǒng)。但是,當這批Android平板剛面世,蘋果已經(jīng)iPad 2了。
暫時,消費者無法滿足的胃口讓iPhone和Android共存。去年4季度智能手機銷量甚至接近全年的兩倍,達1.01億部,今年平板銷量也預計翻三倍……但是,市場一旦飽和,或許3至5年內(nèi),銷量將放緩。那么,要增長,的辦法就是從對手那里撬走用戶了。有最忠誠用戶群的公司終將贏得這場戰(zhàn)役,這是蘋果和Google都在盡力創(chuàng)造的未來。
如果沒錯的話,在技術(shù)領域,最終只有一個平臺能稱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