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輔導之足少陽膽經脈(2)

字號:

【病候】《靈樞。經脈》:是動則?。嚎诳啵铺?,心脅痛,不能轉側,甚者面微有塵(1),體無膏澤(2),足外反熱(3),是為陽厥(4)。
    是主骨所生病者(5),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6),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jié)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釋】
    (1)面微有塵——形容面色灰暗,好象蒙有塵土一樣。
    (2)膏澤——即脂滑潤澤之意。
    (3)足外——指下肢外側,經脈所過部分。
    (4)陽厥——此指足少陽經氣阻逆為病。
    (5)主骨——張介賓說:“膽味苦,苦走骨,故膽主骨所生病。
    (6)馬刀俠癭——此指瘰疬生在頸項或腋下等部位。
    【語譯】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癥:嘴里發(fā)苦,好嘆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孔象蒙著微薄塵,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還可發(fā)為足少陽部分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癥。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骨”方病癥:如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癥,自汗出,戰(zhàn)栗發(fā)冷,瘧疾乃危急部、脅肋、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節(jié)都疫痛,小趾側的次趾(足無名趾)不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