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藥學專業(yè)知識二復習摘要(3)

字號:

第三章 片劑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片劑的概念和特點
    片劑系將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與賦形劑混合均勻后,制成顆粒,用壓片機壓制成圓片狀或異形片狀的分劑量的固體制劑,可供內服或外用。
    特點:
    ①固體制劑 ②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 ③劑量準確④體積小,攜帶便利,服用方便⑤也可以滿足臨床醫(yī)療或預防的不同需要
    片劑的種類和質量要求
    種類:
    種類
     主要應用與質量檢查
    含片
     口腔局部治療,含片應進行崩解時限檢查(30分內全部崩解)
    舌下片
     全身治療作用,舌下粘膜給藥,無肝、胃、腸首過效應。應進行崩解時限檢查(5分內全部溶化)
    口腔貼片
     局部與全身治療作用,貼于口腔,應進行溶出或釋放度檢查
    咀嚼片
     全身治療作用,口腔中咀嚼后服用。一般選擇水溶性輔料
    分散片
     全身治療作用,口服或分散后服用(速溶或分散),應進行溶出度和分散均勻性檢查。
    可溶片
     局部治療作用,應溶于水中,溶液可呈輕微乳光,可供外用。
    一般選擇水溶性輔料
    泡騰片
     全身治療作用,泡騰后服用,藥物一般是易溶性的
    適合兒童及吞咽有困難的病人
    陰道片與陰道泡騰片
     局部治療作用,具有刺激性的藥物不得制成陰道片,陰道片應符合融變時限檢查的規(guī)定,陰道泡騰片應符合發(fā)泡量檢查的規(guī)定。
    緩釋片
     全身治療作用,緩釋片緩慢釋放藥物,應符合緩釋制劑的有關要求,應進行釋放度檢查。
    控釋片
     全身治療作用,控釋片恒速釋放藥物,應符合控釋制劑的有關要求,應進行釋放度檢查。
    腸溶片
     全身治療作用,防止藥物在胃內分解失效、對胃刺激或控制藥物在腸道定位釋放,應進行釋放度檢查。
    能夠避免肝臟對藥物的破壞作用(首過效應)的片劑是
    A.舌下片
    B.咀嚼片
    C.分散片
    D.泡騰片
    E.腸溶片
    答案:A
    有關片劑的正確表述是
    A.咀嚼片是指含有碳酸氫鈉和枸櫞酸作為崩解劑的片劑
    B.多層片是指含有碳酸氫鈉和枸櫞酸作為崩解劑的片劑
    C.薄膜衣片是以丙烯酸樹脂或蔗糖為主要包衣材料的片劑
    D.口含片是專用于舌下的片劑
    E.緩釋片是指能夠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片劑
    答案:E
    片劑的質量要求:①硬度適中;②色澤均勻,外觀光潔;③符合重量差異的要求,含量準確;④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劑量的藥物或作用比較劇烈的藥物,應符合含量均勻度的要求;⑥符合有關衛(wèi)生學的要求。
    例題:
    片劑質量的要求是
    A.含量準確,重量差異小
    B.壓制片中藥物很穩(wěn)定,故無保存期規(guī)定
    C.崩解時限或溶出度符合規(guī)定
    D.色澤均勻,完整光潔,硬度符合要求
    E.片劑大部分經口服用,不進行細菌學檢查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