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免疫學檢查的項目、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免疫球蛋白:通常是指由漿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抗體活性和(或)抗體樣結構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檢測方法、參考值和臨床意義
項目
方法
參考值
臨床意義
IgG
單向免疫擴散法
7.6~16.6g/L
1、IgG增高: ① 多克隆性增高,常見于各種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肺結核、鏈球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等; ② 單克隆性增高,主要見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分泌性多發(fā)性骨髓瘤。
2、IgG降低:見于體液免疫缺陷病、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也見于重鏈病、輕鏈病、腎病綜合征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患者。
IgA
同上
血清為 0.71~3.35g/L
• IgA增高:見于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瘤、SLE、RA、肝硬化、濕疹和腎臟疾患等
2、IgA降低:見于反復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gE
ELISA法
0.1~0.9mg/L
• IgE增高:見于IgE型多發(fā)性骨髓瘤、重鏈病、肝臟病、結節(jié)病、RA和各種過敏性疾病。
• IgE降低:見于丙種球蛋白缺乏癥、惡性腫瘤、長期用免疫抑制劑者和共濟失調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
M蛋白
蛋白電泳法、免疫比濁法和免疫電泳法
陰性
檢測到 M蛋白,提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重鏈病、輕鏈病和半分子病等
免疫球蛋白:通常是指由漿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抗體活性和(或)抗體樣結構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檢測方法、參考值和臨床意義
項目
方法
參考值
臨床意義
IgG
單向免疫擴散法
7.6~16.6g/L
1、IgG增高: ① 多克隆性增高,常見于各種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肺結核、鏈球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等; ② 單克隆性增高,主要見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分泌性多發(fā)性骨髓瘤。
2、IgG降低:見于體液免疫缺陷病、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也見于重鏈病、輕鏈病、腎病綜合征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患者。
IgA
同上
血清為 0.71~3.35g/L
• IgA增高:見于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瘤、SLE、RA、肝硬化、濕疹和腎臟疾患等
2、IgA降低:見于反復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gE
ELISA法
0.1~0.9mg/L
• IgE增高:見于IgE型多發(fā)性骨髓瘤、重鏈病、肝臟病、結節(jié)病、RA和各種過敏性疾病。
• IgE降低:見于丙種球蛋白缺乏癥、惡性腫瘤、長期用免疫抑制劑者和共濟失調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
M蛋白
蛋白電泳法、免疫比濁法和免疫電泳法
陰性
檢測到 M蛋白,提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性疾病。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重鏈病、輕鏈病和半分子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