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我居住的鄉(xiāng)下老家,有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稍稍靠后的地方是四間正房,這是一家人吃住的地方。正房的右邊,是三間用來裝糧食和雜物的偏房,偏房后是一塊方方正正的土地,用來種一些玉米、高粱,抑或紅薯、土豆之類的作物。偏房前是長方形的庭院,再前面是一塊長方形的菜園,里面種著各種時令蔬菜,沒有半點污染的痕跡,綠油油的葉子,看一眼就讓人想嘗一嘗鮮嫩的味道。
正房的后面,成長著蘋果、香水梨、甜杏、櫻桃、紅棗、沙果等十幾種果樹。院子里的邊邊角角,都讓母親種上了各種花草,沒有名貴的品種,深入民間到處均可以看到的普通物種。但繽紛的色彩,也能讓遠(yuǎn)離純樸的城里人,羨慕不已。
進入院門的左邊,是幾間用來飼養(yǎng)雞、鴨、鵝、豬和牛、馬、羊的小草房。每天,喔喔、呱呱、哼哼、哞哞、咩咩的叫聲,宛若一曲鄉(xiāng)村的交響,充滿了生活的味道,跳躍著生活的旋律。
從院門到距正房五米外,有一排葡萄架,像長長的走廊,進入盛夏之后,一條長長的綠蔭,為一家老小遮攔著如火的太陽。而玲瓏剔透的一串串綠里透著黑紫的葡萄,如晶瑩的珍珠兒,在風(fēng)中輕輕地?fù)u擺。
每到仲秋,滿庭滿院都飄逸著果香和愜意的曲調(diào)。雖是農(nóng)家小院,田園風(fēng)光,但深入其中,也能給人一種怡然的感覺。
秋收時節(jié),父母和家人在田里忙碌了一天,拖著一尾夕陽踱進庭院,然后抱一些柴草,回到屋里生火做飯。待飯菜飄香的時候,定會把飯桌擺到葡萄架下,每個人支起一個自己制作的小板凳,圍坐在桌旁,品味著勞苦的芬芳,嘮扯著濃情的話語。
而恰在此時,墻角處,院落邊,便會傳來蟋蟀啾啾的叫聲。聲音不是很大,卻傳神、清脆、婉轉(zhuǎn),伴著如水的月華,輕輕地潑撒在溢滿溫馨的庭院。這聲音,像鳴自于天籟,于無意之中,含蓄著一家老小紅彤彤的臉龐,溫柔著滿庭滿院的歡笑。
靜靜的夜晚,坐在庭院中央,細(xì)細(xì)地品味、仔細(xì)地聆聽那隨著輕輕夜風(fēng)而舞的啾啾聲,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踏著聲音輕手輕腳地尋過去,再輕手輕腳地?fù)荛_花草,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只黑里透著淡紅的蟋蟀,正煽動著兩張薄如蟬翼的小小翅膀,晃動著兩條長長的觸須,在用心地唱著歡快的歌。那優(yōu)美的動作,就像輕輕地試探著,撫摸月亮無語的寂寥。軟軟的身骨,如剛出生的嬰兒,潤滑著生命的光輝。倘若你撥弄花草的動作略大了一點,它便會隱沒到角落,不再吭聲。你一走,悅耳的曲子便又彈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害羞呢,怕你看到它蕩漾的情懷。
深秋過后,田野的莊稼已經(jīng)收割殆盡,漫山的樹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片片飄零的枯葉,追隨著漸冷的天氣,告訴我們,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接近我們的肌膚。
而蟋蟀們,則躲進一些溫暖的角落,依舊以靈秀的歌聲,點綴著鄉(xiāng)村酣酣的夜晚。每年冬天,我家灶膛的后面,都會壘起一個火爐,為的是增加屋內(nèi)的溫度。而聰明的蟋蟀,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地鉆到靠近火爐旁的墻壁上的石縫里,夜夜鳴唱著溫暖。有幾年,到了十二月底或一月初的時候,外面已經(jīng)是大雪封山了,白毛風(fēng)卷著肆意的寒冷,吹痛了鄉(xiāng)村滄桑的容顏。但我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仍然能聽到蟋蟀動聽的叫音。在這樣的氛圍里,每一個人,都睡得特別香甜。偶爾的一兩聲夢囈,仿佛是跟可愛的蟋蟀對語。人與動物之間,總是有一種無形的默契。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非常非常地喜歡這種小東西。那時,每到蟋蟀羽翼豐滿,我們幾個小伙伴,都會在夜幕剛剛降臨、尚有絲縷落日余輝的時候,拿著一個小瓶,躡手躡腳地來到墻角處,蹲在那里靜靜地等候。一旦有蟋蟀的叫聲響起,我們就會用一支小木棍兒,撥開花草以及下面蓬松的枯葉,以捕殲的動作,把欲逃跑的獵物牢牢地扣在手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捏住它的頭部,投放到瓶子里面。動作萬萬大不得,稍稍用力過猛,弄不好,就會把蟋蟀的觸須弄斷,那樣就得不償失了。運氣好的時候,不到半個鐘頭,就能捉到十只八只的。偶爾,一雙小手一下子就能扣到兩三只。因為,蟋蟀有時候也喜歡聚堆兒。
其實,那時我們捕捉蟋蟀,更多的不是觀賞,而是捉到足夠的數(shù)量后,把每兩只分成一組,分別放在臉盆里,讓他們爭斗,我們管這種游戲叫“斗蛐蛐”。有時候玩得高興,一整天都不覺得膩煩,而且還樂此不彼,煞是歡喜。
我所認(rèn)識的蟋蟀,大致有純黑、黑里透著淡紅和暗黃三種顏色。而這三種顏色的蟋蟀中,數(shù)暗黃的那種最善斗。但這種顏色的蟋蟀很是狡猾,輕易捉不到它。偶爾捉到一只,便讓我們這些小伙伴興奮不已。
把兩只蟋蟀剛剛放到臉盆里的時候,它們互相對望著,并沒有拳腳相加的意愿,倒是有點親密的動作,四對觸須輕輕地觸碰著,像是遇到了久別的老朋友一樣。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為了激起它們的斗志,兩個小伙伴會拿著小木棍兒,分別輕輕地推打一只蟋蟀,讓它們碰撞,以便惹怒對方。幾次下來,一場另類動物之間的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地暴發(fā)了,直到有一只抵擋不住對方的進攻,最終敗下陣來,落荒而逃。而敗陣的蟋蟀,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受些傷,或折斷一只觸角,或撕亂了一片翅膀,總之是沒有完美而歸的。而勝利的一方,洋洋得意地?fù)u曳著觸須,仿佛戰(zhàn)場上凱旋的將軍,那氣勢,真可謂銳不可擋!
一場打斗下來之后,我們就把失敗者放歸自然,再捉一只過來,與勝者決一雌雄。在蟋蟀們爭斗的時候,小伙伴們也不閑著,手舞足蹈地呼喊著:“加油!加油!快沖呀,快沖呀!”就像現(xiàn)在看體育比賽一樣,興奮的勁頭真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時的舉動,真的有些殘忍。人,為什么會拿動物之間血淋淋的殘殺,而當(dāng)作是一種樂趣呢?都說人之初,性本善,這時候善到哪里去了呢?靜思之后,才有所領(lǐng)悟,人雖為萬物之靈或萬物之尊,但終究還是鏟除不了惡的根源。接觸的越多,人心越復(fù)雜。這其中,當(dāng)然也存在著險惡!
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家鄉(xiāng)二十多年了。每每想起蟋蟀的啾啾之音,便滋生許多別樣的情懷。我想,這也許是一種回歸吧!
但愿天下所有的蒼生,都能和諧地共處,美好地生活!
正房的后面,成長著蘋果、香水梨、甜杏、櫻桃、紅棗、沙果等十幾種果樹。院子里的邊邊角角,都讓母親種上了各種花草,沒有名貴的品種,深入民間到處均可以看到的普通物種。但繽紛的色彩,也能讓遠(yuǎn)離純樸的城里人,羨慕不已。
進入院門的左邊,是幾間用來飼養(yǎng)雞、鴨、鵝、豬和牛、馬、羊的小草房。每天,喔喔、呱呱、哼哼、哞哞、咩咩的叫聲,宛若一曲鄉(xiāng)村的交響,充滿了生活的味道,跳躍著生活的旋律。
從院門到距正房五米外,有一排葡萄架,像長長的走廊,進入盛夏之后,一條長長的綠蔭,為一家老小遮攔著如火的太陽。而玲瓏剔透的一串串綠里透著黑紫的葡萄,如晶瑩的珍珠兒,在風(fēng)中輕輕地?fù)u擺。
每到仲秋,滿庭滿院都飄逸著果香和愜意的曲調(diào)。雖是農(nóng)家小院,田園風(fēng)光,但深入其中,也能給人一種怡然的感覺。
秋收時節(jié),父母和家人在田里忙碌了一天,拖著一尾夕陽踱進庭院,然后抱一些柴草,回到屋里生火做飯。待飯菜飄香的時候,定會把飯桌擺到葡萄架下,每個人支起一個自己制作的小板凳,圍坐在桌旁,品味著勞苦的芬芳,嘮扯著濃情的話語。
而恰在此時,墻角處,院落邊,便會傳來蟋蟀啾啾的叫聲。聲音不是很大,卻傳神、清脆、婉轉(zhuǎn),伴著如水的月華,輕輕地潑撒在溢滿溫馨的庭院。這聲音,像鳴自于天籟,于無意之中,含蓄著一家老小紅彤彤的臉龐,溫柔著滿庭滿院的歡笑。
靜靜的夜晚,坐在庭院中央,細(xì)細(xì)地品味、仔細(xì)地聆聽那隨著輕輕夜風(fēng)而舞的啾啾聲,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踏著聲音輕手輕腳地尋過去,再輕手輕腳地?fù)荛_花草,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只黑里透著淡紅的蟋蟀,正煽動著兩張薄如蟬翼的小小翅膀,晃動著兩條長長的觸須,在用心地唱著歡快的歌。那優(yōu)美的動作,就像輕輕地試探著,撫摸月亮無語的寂寥。軟軟的身骨,如剛出生的嬰兒,潤滑著生命的光輝。倘若你撥弄花草的動作略大了一點,它便會隱沒到角落,不再吭聲。你一走,悅耳的曲子便又彈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害羞呢,怕你看到它蕩漾的情懷。
深秋過后,田野的莊稼已經(jīng)收割殆盡,漫山的樹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片片飄零的枯葉,追隨著漸冷的天氣,告訴我們,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接近我們的肌膚。
而蟋蟀們,則躲進一些溫暖的角落,依舊以靈秀的歌聲,點綴著鄉(xiāng)村酣酣的夜晚。每年冬天,我家灶膛的后面,都會壘起一個火爐,為的是增加屋內(nèi)的溫度。而聰明的蟋蟀,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地鉆到靠近火爐旁的墻壁上的石縫里,夜夜鳴唱著溫暖。有幾年,到了十二月底或一月初的時候,外面已經(jīng)是大雪封山了,白毛風(fēng)卷著肆意的寒冷,吹痛了鄉(xiāng)村滄桑的容顏。但我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仍然能聽到蟋蟀動聽的叫音。在這樣的氛圍里,每一個人,都睡得特別香甜。偶爾的一兩聲夢囈,仿佛是跟可愛的蟋蟀對語。人與動物之間,總是有一種無形的默契。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非常非常地喜歡這種小東西。那時,每到蟋蟀羽翼豐滿,我們幾個小伙伴,都會在夜幕剛剛降臨、尚有絲縷落日余輝的時候,拿著一個小瓶,躡手躡腳地來到墻角處,蹲在那里靜靜地等候。一旦有蟋蟀的叫聲響起,我們就會用一支小木棍兒,撥開花草以及下面蓬松的枯葉,以捕殲的動作,把欲逃跑的獵物牢牢地扣在手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捏住它的頭部,投放到瓶子里面。動作萬萬大不得,稍稍用力過猛,弄不好,就會把蟋蟀的觸須弄斷,那樣就得不償失了。運氣好的時候,不到半個鐘頭,就能捉到十只八只的。偶爾,一雙小手一下子就能扣到兩三只。因為,蟋蟀有時候也喜歡聚堆兒。
其實,那時我們捕捉蟋蟀,更多的不是觀賞,而是捉到足夠的數(shù)量后,把每兩只分成一組,分別放在臉盆里,讓他們爭斗,我們管這種游戲叫“斗蛐蛐”。有時候玩得高興,一整天都不覺得膩煩,而且還樂此不彼,煞是歡喜。
我所認(rèn)識的蟋蟀,大致有純黑、黑里透著淡紅和暗黃三種顏色。而這三種顏色的蟋蟀中,數(shù)暗黃的那種最善斗。但這種顏色的蟋蟀很是狡猾,輕易捉不到它。偶爾捉到一只,便讓我們這些小伙伴興奮不已。
把兩只蟋蟀剛剛放到臉盆里的時候,它們互相對望著,并沒有拳腳相加的意愿,倒是有點親密的動作,四對觸須輕輕地觸碰著,像是遇到了久別的老朋友一樣。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為了激起它們的斗志,兩個小伙伴會拿著小木棍兒,分別輕輕地推打一只蟋蟀,讓它們碰撞,以便惹怒對方。幾次下來,一場另類動物之間的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地暴發(fā)了,直到有一只抵擋不住對方的進攻,最終敗下陣來,落荒而逃。而敗陣的蟋蟀,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受些傷,或折斷一只觸角,或撕亂了一片翅膀,總之是沒有完美而歸的。而勝利的一方,洋洋得意地?fù)u曳著觸須,仿佛戰(zhàn)場上凱旋的將軍,那氣勢,真可謂銳不可擋!
一場打斗下來之后,我們就把失敗者放歸自然,再捉一只過來,與勝者決一雌雄。在蟋蟀們爭斗的時候,小伙伴們也不閑著,手舞足蹈地呼喊著:“加油!加油!快沖呀,快沖呀!”就像現(xiàn)在看體育比賽一樣,興奮的勁頭真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時的舉動,真的有些殘忍。人,為什么會拿動物之間血淋淋的殘殺,而當(dāng)作是一種樂趣呢?都說人之初,性本善,這時候善到哪里去了呢?靜思之后,才有所領(lǐng)悟,人雖為萬物之靈或萬物之尊,但終究還是鏟除不了惡的根源。接觸的越多,人心越復(fù)雜。這其中,當(dāng)然也存在著險惡!
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家鄉(xiāng)二十多年了。每每想起蟋蟀的啾啾之音,便滋生許多別樣的情懷。我想,這也許是一種回歸吧!
但愿天下所有的蒼生,都能和諧地共處,美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