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理論知識中藥詞典:水莎草

字號:

【出處】河南
    【拼音名】Shuǐ Su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Glomerate Galingale
    【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聚穗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erus glomeratus L.采收和儲藏:叢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聚穗莎草,多年生草本,高50-90cm,具須根。稈散生,粗壯,鈍三棱形。葉片短于稈,寬4-8mm,葉鞘長,紅棕色。葉狀苞片3-4,長于花序。聚傘花序復出,穗狀花序無總花梗,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2cm,寬8-15mm,有多數小穗;小穗多列,排列極密,線狀披針形,稍扁,長5-10cm,寬1.5-2mm,有花8-16,小穗軸有白色透明的翅;鱗片排列疏松,卵狀長圓形,棕紅色,邊緣內卷,膜質,長約2mm,先端鈍,背面有不明顯的脈3-4;雄蕊3花藥長圓形;花柱3,柱頭3,較短。有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長為鱗片的1/2,灰色,有網紋?;ㄆ?-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稻田、河岸、沼澤地、路旁陰濕草叢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山西、河北、陜西、甘肅、江蘇、河南等地。
    【藥理作用】1.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水莎草干浸膏及其1號提取物(水煎濃縮液,加乙醇發(fā)生沉淀,棄去沉淀,濾液濃縮制成),給小鼠灌胃,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但無止咳(小鼠氨水噴霧引咳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引喘法)。
    2.抗菌作用:煎劑、浸膏或1號提取物在試管內對流感桿菌、甲型鏈球菌、奈氏雙球菌、四聯(lián)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號提取物對肺炎球菌及大腸桿菌也有效。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