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衛(wèi)醫(yī)師考試輔導:腎盂腎炎治療原則

字號:

急性腎盂腎炎的治療原則:應盡早控制感染除去誘發(fā)腎盂腎炎的不良因素和對癥處理。
    1、一般治療:急性期有高熱者應臥床休息,鼓勵多飲水、勤排尿、促使細菌及炎性滲出物迅速排出。必要時輸液排尿;進食足夠熱量和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嘔吐者從靜脈輸入;尿急、尿痛可口服阿托品或顛茄合劑。
    2、抗菌藥物:應根據(jù)菌株及藥敏結(jié)果:針對性用藥。或以尿沉渣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選擇抗生素。以抗生素的抗菌譜較寬的為好。且所選用的藥物在血中、尿中都有較高濃度,腎毒性低。用藥72小時無效時(癥狀不減輕或尿檢無好轉(zhuǎn))方換其他抗生素,不宜頻繁換藥,常選用抗革蘭氏陰性桿菌藥物,如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新諾明1.0g,每日2次口服;頭孢菌素Ⅵ0.25~0.5g,每日4次,氟哌酸0.2g,每日3次。體溫高,全身癥狀明顯者,可用慶大霉素8萬單位,每日2次,肌注;氨芐青霉素50~100mg/kg,分4次口服或肌注。綠膿桿菌及變形桿菌感染者可用羧芐青霉素。如細菌培養(yǎng)陽性,選用的抗菌藥物于48~72小時后無效時,應另選它藥或采取聯(lián)合用藥措施,療程為2周,療程結(jié)束后每周復查尿常規(guī)及細菌培養(yǎng),共2~3次,6周后再復查一次,均為陰性者方可認為治愈。
    3、祛除易惑因素:如用抗生素正規(guī)治療癥狀得不到改善,膿尿或菌尿不消失,應積極尋找并治療誘發(fā)腎盂腎炎的因素——易感因素,如解決尿路梗阻,治療慢性病,糾正代謝紊亂等。
    慢性腎盂腎炎的治療原則:
    由于急性腎盂腎炎超過6個月未治愈即轉(zhuǎn)變?yōu)槁裕蕬缙趶氐字委?;由于慢性腎盂腎炎反復發(fā)作,致使腎臟中炎癥和修復過程交替進行,結(jié)締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使得局部血運差,抗生素不易進入病灶;局部引流不暢,致病菌難以清除,因此炎癥難控制,受損的腎組織不易修復。而受損腎組織在恢復之前,也是引起反復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慢性腎盂腎炎治療的重點為盡快消滅致病菌,促使受損腎組織盡快恢復。同時積極尋找易感因素,并消除或避免,如尿路結(jié)石、畸形、前列腺增生、盆腔及外陰部的感染灶等;是抗菌治療有效的前提。抗菌治療的原則如下:
    1、應針對致病菌及藥敏選擇有效藥物,應審慎篩選藥物,觀察療效。定期作尿細菌培養(yǎng)和菌落計數(shù),并針對藥敏試驗的結(jié)果來選擇最敏感的抗生素。對于有尿路梗阻及感染原因(如尿路結(jié)石、膀胱頸梗阻、盆腔感染等)者,應及時排除并針對病因治療。
    2、由于治病菌較為頑固,一般抗菌藥物多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