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21.A【解析】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復雜,通常被視為一種綜合性風險。
22.B【解析】VAR=初始投資額×置信水平下的臨界值×標準差×時間的方差=100×1.96×0.01×1=1.96。
23.C【解析】略。
24.B【解析】商業(yè)銀行對不良后果仍要承擔責任。
25.B【解析】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低于法律。
26.A【解析】應為每半年。
27.A【解析】風險管理部門不具有或者只具有非常有限的風險管理策略執(zhí)行權,且它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是獨立的兩個不同的機構,核心職能是作出風險的識別、分析等決策。
28.B【解析】違約風險不僅針對個人,也針對企業(yè)等。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非系統(tǒng)性風險特征。與市場風險相比,信用風險的觀察數(shù)據(jù)少,也不易獲得。
29.D【解析】操作風險可能引發(fā)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
30.A【解析】68%的概率對應1倍標準差內,即(2%-1%,2%+1%);方差0.01%,那么標準差為1%。
31.A【解析】銀行的收益絕大部分來自于利息的收入,所以利率風險對商業(yè)銀行來說是最重要的。
32.A【解析】市場風險具有明顯的系統(tǒng)性風險特征。
33.C【解析】本題考查風險管理的統(tǒng)計知識,23=8。
34.A【解析】不是在最短的時間將所有正確的信息傳遞給所有人員,而是先傳遞給風險監(jiān)測人員,然后將風險報告?zhèn)鬟f給所有人員。
35.A【解析】B項中不是制度,而應為風險管理理念。C項中,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消除風險,而是通過主動的風險管理過程實現(xiàn)風險與收益的平衡。D項中,風險管理文化是通過風險管理戰(zhàn)略、制度和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企業(yè)文化。
36.A【解析】董事會是決策機構,其指派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擬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政策和指導原則。
37.A【解析】集團法人客戶內部可以通過關聯(lián)交易修改財務報表,因而其真實性較差。
38.A【解析】針對個人,采取簡單的評分方法;針對企業(yè),采取復雜的評級方法。
39.A【解析】略。
40.D【解析】違約損失率=損失/違約風險暴露。
21.A【解析】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復雜,通常被視為一種綜合性風險。
22.B【解析】VAR=初始投資額×置信水平下的臨界值×標準差×時間的方差=100×1.96×0.01×1=1.96。
23.C【解析】略。
24.B【解析】商業(yè)銀行對不良后果仍要承擔責任。
25.B【解析】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低于法律。
26.A【解析】應為每半年。
27.A【解析】風險管理部門不具有或者只具有非常有限的風險管理策略執(zhí)行權,且它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是獨立的兩個不同的機構,核心職能是作出風險的識別、分析等決策。
28.B【解析】違約風險不僅針對個人,也針對企業(yè)等。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非系統(tǒng)性風險特征。與市場風險相比,信用風險的觀察數(shù)據(jù)少,也不易獲得。
29.D【解析】操作風險可能引發(fā)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
30.A【解析】68%的概率對應1倍標準差內,即(2%-1%,2%+1%);方差0.01%,那么標準差為1%。
31.A【解析】銀行的收益絕大部分來自于利息的收入,所以利率風險對商業(yè)銀行來說是最重要的。
32.A【解析】市場風險具有明顯的系統(tǒng)性風險特征。
33.C【解析】本題考查風險管理的統(tǒng)計知識,23=8。
34.A【解析】不是在最短的時間將所有正確的信息傳遞給所有人員,而是先傳遞給風險監(jiān)測人員,然后將風險報告?zhèn)鬟f給所有人員。
35.A【解析】B項中不是制度,而應為風險管理理念。C項中,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消除風險,而是通過主動的風險管理過程實現(xiàn)風險與收益的平衡。D項中,風險管理文化是通過風險管理戰(zhàn)略、制度和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企業(yè)文化。
36.A【解析】董事會是決策機構,其指派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擬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政策和指導原則。
37.A【解析】集團法人客戶內部可以通過關聯(lián)交易修改財務報表,因而其真實性較差。
38.A【解析】針對個人,采取簡單的評分方法;針對企業(yè),采取復雜的評級方法。
39.A【解析】略。
40.D【解析】違約損失率=損失/違約風險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