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前置胎盤

字號:

前置胎盤
    一、定義、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
    1.定義 妊娠28周后,胎盤全部或部分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子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中醫(yī)無此病名,據(jù)臨床癥狀屬中醫(yī)“胎動不安”等病證范疇。
    2.病因 與多次刮宮、剖宮產、產褥感染、多產、人工流產、引產等引起子宮內膜炎癥或損傷有關;或因子宮蛻膜生長不全,影響受精卵正常著床;或胎盤面積過大,如雙胎妊娠等;或胎盤本身異常,如副胎盤、膜狀胎盤等。
    3.中醫(yī)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主要有腎虛、氣血虛弱、血熱及血瘀。胎失所養(yǎng)、胎元不固是主要發(fā)病機理。
    4.臨床表現(xiàn) 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fā)生無誘因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初次出血量不多,常自止。隨著子宮下段不斷伸展,出血往往反復發(fā)生,且出血量越來越多。
    二、診斷要點及處理原則
    1診斷
    辨病要點:妊娠28周后,發(fā)生無痛性反復陰道出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臨床特征,經B超檢查,或陰式B超檢查或經產后確定胎盤附著部位異常者。
    辨證要點:主要依據(jù)陰道流血的量、色、質,并結合全身癥狀及舌脈辨其屬虛屬實。
    2.處理原則 止血、糾正貧血。
    三、對母兒的危害性
    由于陰道出血反復發(fā)生,且出血量越來越多,可導致孕婦貧血,嚴重時可致失血性休克;同時可造成胎兒缺氧、窘迫,甚至死亡。圍生兒死亡率高達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