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期中變化不同,對診斷、預后判定均重要。
(1)白細胞 早期白細胞總數(shù)正?;蚱停?~4日后即明顯增高,多在(15~30)×109/L,中性粒細胞明顯左移,并可出現(xiàn)幼稚細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現(xiàn)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細胞,呈現(xiàn)類白血病反應。異型淋巴細胞在1~2病日即可出現(xiàn),且逐日增多,一般為10~20%,部分達30%以上,對診斷有參考價值。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發(fā)熱期開始上升,低血壓期逐漸增高,休克期患者明顯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動態(tài)變化可作為判斷血液濃縮與血液稀釋的重要指標。
(3)血小板 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病日即降低,低血壓及少尿期最低,并有異型、巨核血小板出現(xiàn),多尿后期始恢復。血小板顯著減少是本病一項特征性表現(xiàn)。下降迅速原因,除病毒直接損害外,提示有DIC存在。
(1)白細胞 早期白細胞總數(shù)正?;蚱停?~4日后即明顯增高,多在(15~30)×109/L,中性粒細胞明顯左移,并可出現(xiàn)幼稚細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現(xiàn)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細胞,呈現(xiàn)類白血病反應。異型淋巴細胞在1~2病日即可出現(xiàn),且逐日增多,一般為10~20%,部分達30%以上,對診斷有參考價值。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發(fā)熱期開始上升,低血壓期逐漸增高,休克期患者明顯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動態(tài)變化可作為判斷血液濃縮與血液稀釋的重要指標。
(3)血小板 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病日即降低,低血壓及少尿期最低,并有異型、巨核血小板出現(xiàn),多尿后期始恢復。血小板顯著減少是本病一項特征性表現(xiàn)。下降迅速原因,除病毒直接損害外,提示有DIC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