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復蘇
(一)腦缺血的病理生理改變
腦血流量占心輸出量的15%,靜息氧耗量則占總體氧攝入量的20%。腦細胞代謝的主要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氧化生成的三磷酸腺苷(ATP),但腦內(nèi)葡萄糖糖原和ATP的儲存很少,且腦的無氧代謝能力非常有限,故極易出現(xiàn)能量代謝障礙。整個腦組織呈現(xiàn)為“低儲備、高供應(yīng)、高消耗”的特點,遠較其他臟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的打擊。
(二)腦復蘇的治療措施
1.低溫一脫水療法
低溫一脫水療法對于腦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阻止腦細胞進一步受損。其實施要點為:
(1)及早降溫:CPR后心臟復跳穩(wěn)定,即可開始用冰帽進行頭部降溫,6小時內(nèi)逐漸降至預定水乎。
(2)足夠降溫:在監(jiān)測鼻咽部(腦溫)、食管下部(心溫)和直腸(全身溫)溫度的前提下,3—6小時使頭溫逐漸降至28℃,其他部位溫度降至28℃一30℃,并維持12—24小時,隨后視病情維持體溫在32℃上下。
(3)降溫到底:降溫以恢復聽覺為“底”,當患者能聽從指令如睜眼、抬頭、牽手,表明大腦皮層功能恢復時才能終止降溫。復溫過程中應(yīng)嚴格做到逐步升溫,切忌體溫反跳。
(4)及早進行脫水療法:心臟復跳后循環(huán)穩(wěn)定即靜脈注射20%甘露醇或山梨醇0.5—1g/㎏。必要吋4—8小時重復1次,每天不超過3次,以降低顱內(nèi)壓;也可間斷靜脈注射速尿0.5—1mg/㎏。24小時尿量應(yīng)超過靜脈輸入量800—1000ml,使腦脊液壓力降低在正常水平以下.
2.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可使PaO2、血氧含量和氧彌散力明顯升高,同時也使腦血管收縮、腦脊液容積和腦血流量減小,從而減輕腦水腫。早期應(yīng)用作用明顯。環(huán)球網(wǎng)校整理
3.巴比妥類藥物治療
巴比妥類藥物可抑制腦代謝,控制抽搐,防止顱內(nèi)壓增高,目前僅用于抗驚厥。硫噴妥鈉首次劑量為30 mg/㎏,隨后可用2—5 mg/㎏維持,但須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
4.鈣離子拮抗劑治療
細胞內(nèi)Ca2+超載在再灌注損傷中占重要地位。尼莫地平、利多氟嗪均可改善腦缺血后的腦血流和神經(jīng)功能,不宜單獨使用,可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
5.其他藥物治療
皮質(zhì)激素、自由基清除劑、催醒藥、腦細胞營養(yǎng)藥等可根據(jù)病情而應(yīng)用。
(一)腦缺血的病理生理改變
腦血流量占心輸出量的15%,靜息氧耗量則占總體氧攝入量的20%。腦細胞代謝的主要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氧化生成的三磷酸腺苷(ATP),但腦內(nèi)葡萄糖糖原和ATP的儲存很少,且腦的無氧代謝能力非常有限,故極易出現(xiàn)能量代謝障礙。整個腦組織呈現(xiàn)為“低儲備、高供應(yīng)、高消耗”的特點,遠較其他臟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的打擊。
(二)腦復蘇的治療措施
1.低溫一脫水療法
低溫一脫水療法對于腦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阻止腦細胞進一步受損。其實施要點為:
(1)及早降溫:CPR后心臟復跳穩(wěn)定,即可開始用冰帽進行頭部降溫,6小時內(nèi)逐漸降至預定水乎。
(2)足夠降溫:在監(jiān)測鼻咽部(腦溫)、食管下部(心溫)和直腸(全身溫)溫度的前提下,3—6小時使頭溫逐漸降至28℃,其他部位溫度降至28℃一30℃,并維持12—24小時,隨后視病情維持體溫在32℃上下。
(3)降溫到底:降溫以恢復聽覺為“底”,當患者能聽從指令如睜眼、抬頭、牽手,表明大腦皮層功能恢復時才能終止降溫。復溫過程中應(yīng)嚴格做到逐步升溫,切忌體溫反跳。
(4)及早進行脫水療法:心臟復跳后循環(huán)穩(wěn)定即靜脈注射20%甘露醇或山梨醇0.5—1g/㎏。必要吋4—8小時重復1次,每天不超過3次,以降低顱內(nèi)壓;也可間斷靜脈注射速尿0.5—1mg/㎏。24小時尿量應(yīng)超過靜脈輸入量800—1000ml,使腦脊液壓力降低在正常水平以下.
2.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可使PaO2、血氧含量和氧彌散力明顯升高,同時也使腦血管收縮、腦脊液容積和腦血流量減小,從而減輕腦水腫。早期應(yīng)用作用明顯。環(huán)球網(wǎng)校整理
3.巴比妥類藥物治療
巴比妥類藥物可抑制腦代謝,控制抽搐,防止顱內(nèi)壓增高,目前僅用于抗驚厥。硫噴妥鈉首次劑量為30 mg/㎏,隨后可用2—5 mg/㎏維持,但須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
4.鈣離子拮抗劑治療
細胞內(nèi)Ca2+超載在再灌注損傷中占重要地位。尼莫地平、利多氟嗪均可改善腦缺血后的腦血流和神經(jīng)功能,不宜單獨使用,可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
5.其他藥物治療
皮質(zhì)激素、自由基清除劑、催醒藥、腦細胞營養(yǎng)藥等可根據(jù)病情而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