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路基填方施工工藝

字號:

1.施工準備
    (1)施工測量和放樣
    開工前按圖紙及有關規(guī)定進行線路及高程的復測,水準點及控制樁的核對和增設,并對路線橫斷面進行測量與繪制。其測量結果應記錄并成形資料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簽字認可。
    (2)修筑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本著少占耕地的原則,盡量利用既有道路。
    2.基底處理
    路堤施工的基底,按基底的土壤性質、基底地面所處的自然狀態(tài),同時結合設計對基底的穩(wěn)定性要求和路堤填筑高度等采取相應的方法與措施處理。
    (1)填筑前,按規(guī)定對基底范圍內的地表雜土,樹根等進行清除,用推土機推除耕植土到指定地點以備復耕,按規(guī)定對基地整平壓實。
    (2)對不同高度路堤根據設計文件要求進行基地處理施工。
    3.壓實工藝試驗
    路堤填方施工前28天,先根據填料及壓實機具不同選擇不小于50m(全幅路基)長度的路堤段進行碾壓工藝試驗,據此選定工藝參數,包括填料的含水量、填料的松鋪厚度,以及壓實機型,行進速度、壓實遍數等。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作為控制標準,指導同類施工,確保路基填筑質量。
    4.路堤填筑
    采用“四區(qū)、八流程”工藝施工。“四區(qū)段”是將作業(yè)面分為卸料區(qū)、攤鋪區(qū)、碾壓區(qū)和檢測區(qū),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嚴格控制攤鋪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控制碾壓范圍和碾壓遍數,防止漏壓,最后便于正確檢測密實度。“八流程”是指填料選擇、基底處理、攤鋪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動碾壓、檢測簽認、路基成型、邊坡修整。整個路堤施工做到區(qū)段合理,流程清晰,保證填方地段施工質量、密實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填筑中先用推土機攤鋪,人工找平,再壓路機碾壓,機械不能及的邊角、橋臺邊及臺后,用人工配合攤鋪、小型機械碾壓。
    5.路基整修
    ①填筑至標高后,進行平整和測量。恢復中線,水平測量,施放路基邊樁,修筑路拱,并用光輪壓路機碾壓一遍。
    ②修整的路基表層厚150mm內,不應留有尺寸大于100mm的材料。
    ③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將路基兩側超填的余土清除場外。
    ④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時,應預留加固位置。當填土不足或邊坡受雨水沖刷形成小沖溝時,應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
    ⑤整修路基時應將邊溝內的雜物清除干凈,保證排水暢通。
    6.結構物臺背回填
    (1)橋臺缺口填筑,待構造圬工強度達到允許強度后進行。
    (2)填筑范圍
    臺背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不小于臺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橋臺背填土長度不應小于臺高的3~4倍,填土長度每側不小于2倍孔徑長度。
    (3)使用機械
    在橋臺周圍1米以外使用大型機械分層填筑,振動碾壓,在橋臺周圍1m以內采用沖擊夯,分層夯填。
    (4)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5)填筑方法
    在回填壓實作業(yè)中,應對稱回填壓實,保持結構物完好,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