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級經濟師考試輔導:態(tài)度與行為(4)

字號:


    5.個體差異
    (1)包括:認知需求、自我監(jiān)控和年齡。
    (2)認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說服
    (3)自我監(jiān)控高的人:容易被說服
    (4)敏感期的青少年:更容易被說服(2007年案例分析)
    (四)情境因素
    1.包括:預先警告和分散注意
    2.當個體對問題了解得很多時:預先警告會引起抗拒;
    3.當人們對該問題了解較少時:預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態(tài)度改變。(2005年單選)
    4.分散注意:能減少抗拒,對改變態(tài)度有利。
    六、偏見
    (一)認識偏見
    1. 偏見: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為根據(jù),形成的對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的影響。
    2.偏見與態(tài)度有關,但偏見又不同于態(tài)度。
    3. 與態(tài)度的認知成分相對應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著人們對其他團體的成員所持的共有信念。
    (二)消除偏見的可能克服方法
    1、對抗刻板印象
    2、平等接觸
    3、創(chuàng)造消除偏見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