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礦山粉塵及其防治技術

字號:

五、礦山粉塵及其防治技術
    (一)礦山粉塵的性質及危害
    2.粉塵性質
    (1)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危害人體的決定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游離二氧化硅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因素。
    (2)粉塵的粒度。粉塵粒度是指粉塵顆粒大小的尺度。一般來說,塵粒越小,對人的危害越大。
    (3)粉塵的分散度。粉塵的分散度是指粉塵整體組成中各種粒級的塵粒所占的百分比。粉塵組成中,小于5μm的塵粒所占的百分數(shù)越大,對人的危害越大。
    (4)粉塵的濃度。粉塵的濃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浮塵的數(shù)量。粉塵濃度越高,對人體危害越大。
    (5)粉塵的吸附性。粉塵的吸附能力與粉塵顆粒的表面積有密切關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積也越大,其吸附能力也增強。主要指標有吸濕性、吸毒性。
    (6)粉塵的荷電性。粉塵粒子可以帶有電荷,其來源是煤巖在粉碎中因摩擦而帶電,或與空氣中的離子碰撞而帶電,塵粒的電荷量取決于塵粒的大小并與溫濕度有關,溫度升高時荷電量增多,濕度增高時荷電量降低。
    (7)煤塵的燃燒和爆炸性。煤塵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在外界明火的引燃下能發(fā)生燃燒和爆炸。
    (三)煤塵爆炸和防、隔爆措施
    1.礦山粉塵(煤礦煤塵)爆炸的條件
    礦山粉塵(煤礦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以下4個條件:
    粉塵本身具有爆炸性;
    粉塵懸浮在空氣中并達到一定濃度;
    有足以點燃粉塵的熱源;
    有可供爆炸的助燃劑。
    3.防止煤塵爆炸的技術措施
    (1)防塵措施。減少巷道內的沉積煤塵量并清除出井,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爆措施。
    (2)杜絕著火源。主要技術措施有:保持礦用電氣設備完好的防爆性能,加強管理,防止出現(xiàn)電器設備失爆現(xiàn)象;選用非著火性輕合金材料避免產生危險的摩擦火花;膠帶、風筒、電纜等常用的非金屬材料必須具有阻燃,抗靜電性能;采用阻化劑、凝膠或氮氣防止煤柱、采空區(qū)殘留煤發(fā)生自燃,同時,加強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3)撒布巖粉法。防止煤塵爆炸的專門技術,其中使用歷史最長,應用面廣、簡單易行的防止煤塵爆炸技術措施是撒布巖粉法。
    —— 吸熱、屏蔽作用
    4.防止煤塵爆炸傳播技術
    防止煤塵爆炸傳播技術也稱為隔絕煤塵爆炸傳播技術(以下簡稱隔爆技術),是指把已經發(fā)生的爆炸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撲滅,防止爆炸向外傳播的技術措施。
    該技術不僅適于對煤塵爆炸的控制,也適用于對瓦斯爆炸、瓦斯煤塵爆炸的控制。該技術分為兩大類,被動式隔爆技術和自動式隔爆技術。
    (四)礦山粉塵檢測方法
    (1)礦山粉塵濃度標準。
    我國對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粉塵的允許濃度規(guī)定為:巖礦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礦山,粉塵允許濃度為1 mg/m3;巖礦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礦山,粉塵允許濃度為4 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