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 枳實消痞理中全,麥夏曲苓厚樸連,消積除滿兼清熱,消法寓補服此丸。
2.鱉甲煎丸(《金菠要略》)
[組成] 鱉甲12分 射干3分 黃芩3分 柴胡6分 鼠婦(地虱)3分 干姜3分 大黃3分 白芍5分 桂枝3分 葶藶1分 厚樸3分 石葦3分 丹皮5分 瞿麥2分 紫葳(凌霄花)3分 半夏1分 人參1分 蟄蟲5分 阿膠3分 蜂房4分 蜣螂6分 桃仁2分 赤硝12分[用法]近代用法:作成丸劑每次吞服6-9克,每日2~3次。
[功用] 消癥化塊。
[主治] 瘧疾日久不愈,脅下痞硬有塊,成為瘧母。
[方義] 瘧疾久不愈,導致身體虛弱,致肝脾功能減退,肝病累及膽,脾病累 及胃,造成肝、膽、脾、胃功能失調(diào)。中焦脾胃不能化生氣血,反而積生痰溫;中土虛不能生培肝木,肝郁不達,氣血不暢,氣血凝瘀,痰濕郁結,互相影響而發(fā)為痞塊癥瘕。治宜消癥化積、調(diào)和肝脾、活血化瘀、滲利痰濕為法。故方用鱉甲歸經(jīng)入肝,軟堅化塊為主;人參、干姜入脾胃,補中扶正;柴胡、黃芩、桂枝、白芍、阿膠、丹皮、桃仁、射干、紫葳、蜣螂、鼠婦、蜂窩、蟄蟲入肝膽,疏肝養(yǎng)血,雙清木火,活血化瘀;大黃、厚樸理氣攻瘀;葶藶、石葦、瞿麥、半夏 利濕祛痰;配伍赤硝助本方消癥化積。諸藥合用,共奏軟堅化塊、疏達肝膽、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利濕祛痰之功。凡屬由肝膽影響脾胃,氣血不和,痰濕內(nèi)阻 ,正虛邪實致癥塊者,皆可選用本方治療。
[臨床運用] 本方不僅可用于治療瘧母一病,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亦可酌情選用;對于腹部腫瘤也有療效。
[方歌] 鱉甲煎丸瘧母方,蟄蟲鼠婦及蜣螂,蜂房石葦硝黃射,桂樸凌霄丹芍姜,瞿麥柴芩阿半夏,桃仁葶藶人參嘗。
2.鱉甲煎丸(《金菠要略》)
[組成] 鱉甲12分 射干3分 黃芩3分 柴胡6分 鼠婦(地虱)3分 干姜3分 大黃3分 白芍5分 桂枝3分 葶藶1分 厚樸3分 石葦3分 丹皮5分 瞿麥2分 紫葳(凌霄花)3分 半夏1分 人參1分 蟄蟲5分 阿膠3分 蜂房4分 蜣螂6分 桃仁2分 赤硝12分[用法]近代用法:作成丸劑每次吞服6-9克,每日2~3次。
[功用] 消癥化塊。
[主治] 瘧疾日久不愈,脅下痞硬有塊,成為瘧母。
[方義] 瘧疾久不愈,導致身體虛弱,致肝脾功能減退,肝病累及膽,脾病累 及胃,造成肝、膽、脾、胃功能失調(diào)。中焦脾胃不能化生氣血,反而積生痰溫;中土虛不能生培肝木,肝郁不達,氣血不暢,氣血凝瘀,痰濕郁結,互相影響而發(fā)為痞塊癥瘕。治宜消癥化積、調(diào)和肝脾、活血化瘀、滲利痰濕為法。故方用鱉甲歸經(jīng)入肝,軟堅化塊為主;人參、干姜入脾胃,補中扶正;柴胡、黃芩、桂枝、白芍、阿膠、丹皮、桃仁、射干、紫葳、蜣螂、鼠婦、蜂窩、蟄蟲入肝膽,疏肝養(yǎng)血,雙清木火,活血化瘀;大黃、厚樸理氣攻瘀;葶藶、石葦、瞿麥、半夏 利濕祛痰;配伍赤硝助本方消癥化積。諸藥合用,共奏軟堅化塊、疏達肝膽、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利濕祛痰之功。凡屬由肝膽影響脾胃,氣血不和,痰濕內(nèi)阻 ,正虛邪實致癥塊者,皆可選用本方治療。
[臨床運用] 本方不僅可用于治療瘧母一病,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亦可酌情選用;對于腹部腫瘤也有療效。
[方歌] 鱉甲煎丸瘧母方,蟄蟲鼠婦及蜣螂,蜂房石葦硝黃射,桂樸凌霄丹芍姜,瞿麥柴芩阿半夏,桃仁葶藶人參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