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地籍調查第五章第2節(jié)精講(4)

字號:

2.宗地分割或邊界調整測量
    宗地分割及調整邊界時,應預先準備好的放樣數據,測設新界址點的位置,設立界標;在分割雙方及有關方面同意的情況下,也可現場先設置界標,然后用解析法測量界標的坐標。在變更地籍調查表(包括宗地草圖)中注明作出修改。宗地分割或邊界調整等增設界址點的,在不低于原精度的原則下,解析測量或圖解勘丈新增界址點的坐標。
    (1) 宗地分割及調整邊界測量放樣數據準備及新增界址點放樣
    權屬調查前新增界址點放樣數據的準備,應根據變更調查申請書提供資料及原地籍調查成果,準備相應的放樣數據。經分割雙方現場認定, 現場先設置界標的,不需要準備放樣數據。宗地分割及調整邊界測量放樣數據一般有三種:極坐標法放樣數據、長度交會法放樣數據、截距法放樣數據。
    a. 極坐標法放樣數據的準備及放樣
    極坐標法放樣數據的準備:利用新增界址點坐標(Xp、Yp)和臨近控制點或原界址點坐標(XA、YA)、(XB、YB),計算邊長和方位角作為極坐標法放樣數據(如圖5-1)。
    計算放樣數據β和S,根據A、B、P三點坐標計算得:
    
    其中:XP、YP——待放樣界址點坐標
    XA、YA 、XB、YB——已知點坐標
    SA、SB——放樣邊長
    如果變更調查申請書提供滿足精度的大比例尺圖時,圖5-2
    SA、SB亦可從大比例尺圖上量取,但一定要滿足精度要求。
    長度交會法放樣:在實地分別以A、B點為圓心,以相應距離SA、SB為半徑劃弧交出P點,SA、SB的長度一般不超過一個尺段。
    c. 截距法放樣數據準備
    截距法放樣數據準備:利用新增界址點坐標(XP、YP)和臨近控制點或原界址點坐標(XA、YA)、(XB、YB),按式(5-9)和(5-10)計算邊長作為長度交會法放樣數據SA、SB(如圖5-3)。如果變更調查申請書提供邊長數據時,可直接用做截距法放樣數據。
    ASAPSB B
    放樣數據SA、SB的計算方法同長度交會法放樣,如果變更調查申請書提供滿足精度的大比例尺圖時,SA、SB亦可從大比例尺圖上量取,但一定要滿足精度要求。
    截距法放樣:以A點為圓心,在AB方向上量取SA距離,放樣P點,以B點為圓心,在BA方向上量取SB距離,作為檢查。
    (2) 宗地分割及調整邊界新增界址點測量
    放樣完成后,宗地分割及調整邊界新增界址點一般應按照《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要求采用解析法測量,特殊情況可以采用圖解勘丈法。如果變更調查申請書提供坐標,解析測量的新增界址點坐標與申請坐標誤差的中誤差為±10cm,在允許誤差范圍內,采用解析測量坐標作為新增界址點坐標成果。
    3.宗地合并測量
    宗地合并不重新增設界址點的,除特殊需要外,原則上可不進行變更地籍測量,直接應用原測量結果。申請人提出重新進行地籍測量時,應按照《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要求采用解析法進行地籍測量。
    三、新增宗地的變更地籍測量
    新增宗地的地籍變更應按《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的要求進行變更地籍測量。新增宗地的變更地籍測量應采用解析法。若新增宗地已進行建設用地勘測定界且成果符合《建設用地勘測定界規(guī)程》的要求,應充分利用勘測定界成果進行變更地籍測量。新增宗地工程竣工后,可利用工程竣工圖和勘測定界圖編繪宗地圖和地籍圖,也可以直接測繪宗地圖和地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