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必看材料之《面試》:回答的技巧(2)

字號:

3.用"腦袋"而不僅是用"嘴巴"回答問題
    回答每一個問題都得謹慎,要經過認真思考后來回答。在面試中,有的應考者為了顯示自己思維反應比較快,考官提問一結束便開口回答問題了,似乎事先已知道了面試的問題。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好的,因為考官是根據應考者的回答來判斷其各方面的素質的,而不是根據你回答問題的速度。通常在考官問完一個問題后,可以停頓幾秒鐘乃至幾十秒鐘,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考慮一下怎么回答問題,怎么有條理地表達出你的意思,這樣肯定會提高你回答問題的質量。另外,必要的停頓,考官也能理解,沒有停頓反而有時會讓考官覺得你這個人回答問題太草率,沒有在腦子里系統(tǒng)地考慮問題。還有的時候,應考者可能沒聽清或沒聽懂考官的問題,這時完全可以請考官重復一遍,而不要急著回答。自己不懂的或懂得很少的,就不要拿來自我炫耀了。下面有一段面試考場上的問答:
    考官:"你是學中文的?"
    應考者:"對,除了中文專業(yè),我還輔修了一些管理學的課程。"
    考官:"你認為你的專業(yè)知識能用在這個職位上嗎?"(國家環(huán)保局計劃司--編者注)
    應考者:"環(huán)境保護是關系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事,我平時自學了這方面的很多知識,如環(huán)境噪音監(jiān)測,等等。"
    考官(上身前傾,很感興趣):"晤?你可不可以談一談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樣的聲音算是噪音呢?"
    應考者:"這個……噪音不就是很吵的聲音嘛……"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看得出,應考者不謹慎的言行會自斷退路,自己讓自己下不了臺。另外考官提出的有些問題可能略顯刁鉆,或者似是而非,有的問題背后隱藏著考官的真正意圖,這些都需要應考者以冷靜的態(tài)度謹慎思考后,再做回答。也許這就是對應考者的"應變性"、"機敏性"等的測評。
    4.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人際交往的一條基本原則,它不是簡單地表示自己友好的交際態(tài)度,它有著豐富的內涵。這是一種胸有成竹的風格和進退自如的交際策略。
    面試中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對應考者尤為重要。有的應考者自恃學歷高或工作經驗豐富或其他成績驕人,在面試考場不注意基本的交際禮節(jié),隨意打斷考官的話,并且不遵從考場工作人員的指導,這樣的應考者展現的并不是自己的風采與鋒芒、信心與勇氣,而是自己的目空一切、恃才自居。這樣的處世風格不僅在面試考場上不被喜歡和接受,在任何交際場合都將處處碰壁。
    相反另外一些應考者過分強調對考官的尊重,一味低聲下氣、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畏畏縮縮。這樣被動的應試風格,會讓考官提不起興趣,甚至故意拿起架子,而應考者只會給考官留下無趣、無味、無風度、無魅力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