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級建筑師物理與設備精講班講義第八講(11)

字號:

-
    建筑的組合安排
    它涉及建筑體形、朝向、間距、布置方式、空間組合,以及與所在地段的地形、道路、管線的協(xié)調配合。
    (一)建筑的體形與用地的關系
    建筑功能決定建筑的基本體形,只有充分考慮場地條件,才能產生出與環(huán)境相融合的建筑群體。因地段地貌、河湖、綠化的狀況、地下水位、承載力大小,而決定不同體形建筑的格局,如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等,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造型和布局。
    (二)建筑朝向
    我國幅員遼闊,緯度、氣候等差別大,對北緯450以北亞寒帶、寒帶,主要爭取冬季大量日照,為爭取日照效果,用東西朝向。北緯地帶,要大量朝陽面,避免西北季風。南北向建筑冬暖夏涼,常被選用。建筑朝向夏季主導風向,避免冬季寒風,利用自然通風效應。場地復雜的地貌會給日照、通風帶來建筑設計上的難度,要根據(jù)實際條件,從全局角度出發(fā),不能單純追求朝向,要顧求整體。
    (三)建筑間距
    兩建筑相鄰外墻間距離,應考慮防火、日照、防噪、衛(wèi)生、通風、視線等要求。防火有消防規(guī)范,日照有地域規(guī)定標準;其他參照有關規(guī)定。
    (四)布置方式
    建筑群體的布置方式可以選擇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分散結合式。無論選擇何種形式,均取決定于場地的地貌及環(huán)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