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湖南、江蘇、云南、海南、重慶、寧夏、遼寧、內(nèi)蒙古、山東、陜西、天津、西藏和廣西重考,一共十三個省市的地方公務(wù)員考試將同時舉行。 而在即將進行的行測考試中,言語與判斷中的篇章閱讀這種題在公務(wù)員考試中出現(xiàn)率是比較高的,也是考生認為比較頭疼的題型之一,篇章閱讀之所以難就是因為考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快速閱讀大量的信息文字,同時進行準確的題目判斷。但是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出題的策略出現(xiàn)了轉(zhuǎn)變,一向倍受青睞的篇章閱讀逐漸過渡到了片段閱讀,或許有些人認為篇章閱讀已經(jīng)沒有復習的價值了,但是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因為篇章閱讀題型依然還存在于部分省、市公務(wù)員考試中,所以我們還不能對這一題型放松警惕。
篇章閱讀與片段閱讀這對姊妹篇,不僅題型相似,更重要的是這兩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也十分相似,片段閱讀的解題技巧篇章閱讀也同樣適用,所以我們把篇章的解題方法大致分為:1、詞句理解題;2、代詞指代題;3、細節(jié)判斷題;4、標題填入題;5、選詞填空題;6、病句辨析題。
云南行測言語篇章閱讀練習
例題4:云南省2008行測27—31題
金屬歷來都是通過采礦、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因為這種塑料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人造金屬”。近年來,它的發(fā)展極為神速,人們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雙炔類等。這種人造金屬不僅具有金屬光澤,還能導電傳熱,其用途十分引人矚目。
“人造金屬”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導電性。與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屬”塑料具有一種獨特的線型結(jié)構(gòu),許多同樣的分子能奇妙地結(jié)合起來,并帶有較多的“自由”電子,這就使原來的塑料改變了物理性能,能夠?qū)щ?。它的導電率比銅、銀還要高。普通金屬的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成為超導,但這種低溫度很難得到。而人造金屬卻相反,隨著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因此導電性增大,在常溫下呈現(xiàn)出超導電性能。實現(xiàn)超導,由低溫變成常溫,這是人造金屬創(chuàng)造的一大奇跡,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超導電線將使遠距離無損耗輸電的設(shè)想成為可能,使火車懸浮在軌道上高速運行,也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成為現(xiàn)實,最終解決能源問題。人造金屬的另一突出貢獻是,用它制成的新型電池代替笨重、碩大的鉛蓄電池,可以使人們長期用蓄電池作為汽車動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不需要維修,充電次數(shù)可達1000次以上,使用壽命比鉛蓄電池長4~5倍,而且不會污染環(huán)境。
人造金屬在外壓和光的作用下,能產(chǎn)生電磁效應(yīng),把它裝在擴音器上,能將聲音放大;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此外,人造金屬彈性大、易加工、重量輕、耐磨蝕性能好、強度高、成本低。
27.在文中的①里填一個最適當?shù)脑~語()。
A.希望B.實現(xiàn)C.成功D.盼望
28.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人造金屬”和普通金屬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B.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C.“人造金屬”能夠?qū)щ妭鳠?,因此具有金屬光澤D.“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
29.下列對“人造金屬”的用途判斷正確的是()。
A.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屬”的超導功能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C.“人造金屬”電池充電一次,就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的10倍的電力D.“人造金屬”可以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
30.下列對“人造金屬”導電性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自由電子”改變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夠?qū)щ夿.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相同條件下,“人造金屬”仍比普通金屬導電率高C.溫度越高,導電性越強D.“人造金屬”實現(xiàn)超導的嘗試要求是常溫以下
31.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人造金屬”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屬B.“人造金屬”的制取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C.“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是導電性強D.“人造金屬”可以創(chuàng)造新能源
【參考答案及解析】27.B【解析】A、D項明顯不正確,然后根據(jù)語境判斷,①處填入“實現(xiàn)”一詞比“成功”一詞更恰當,符合用語習慣。
28.B【解析】A項錯誤,“人造金屬”實際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屬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項錯誤,“人造金屬”的導電傳熱性和金屬光澤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間不存在因果聯(lián)系,排除C.D項錯誤,原文說“人造金屬”只是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排除D.由“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9.C【解析】A項錯誤,原文說的是“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排除A.B項錯誤,原文說的是“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成為現(xiàn)實”,而不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排除B.D項錯誤,由原文“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可知,“人造金屬”不能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排除D.由“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可知C項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
30.A【解析】B項錯誤,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屬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屬卻隨著溫度升高導電性增大,而未將二者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做比較,排除B.C項表述片面,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導電性增大,但如果溫度升高到外圍“自由”電子釋放并不再越來越多時,導電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項錯誤,原文提及超導嘗試要求是“常溫下”,而不是“常溫以下”,排除D.
31.C【解析】由“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屬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屬,排除A.原文談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屬的導電導熱性,而未提及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導電性,故C項正確。從原文中不能推斷出D項內(nèi)容。
篇章閱讀與片段閱讀這對姊妹篇,不僅題型相似,更重要的是這兩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也十分相似,片段閱讀的解題技巧篇章閱讀也同樣適用,所以我們把篇章的解題方法大致分為:1、詞句理解題;2、代詞指代題;3、細節(jié)判斷題;4、標題填入題;5、選詞填空題;6、病句辨析題。
云南行測言語篇章閱讀練習
例題4:云南省2008行測27—31題
金屬歷來都是通過采礦、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因為這種塑料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人造金屬”。近年來,它的發(fā)展極為神速,人們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雙炔類等。這種人造金屬不僅具有金屬光澤,還能導電傳熱,其用途十分引人矚目。
“人造金屬”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導電性。與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屬”塑料具有一種獨特的線型結(jié)構(gòu),許多同樣的分子能奇妙地結(jié)合起來,并帶有較多的“自由”電子,這就使原來的塑料改變了物理性能,能夠?qū)щ?。它的導電率比銅、銀還要高。普通金屬的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成為超導,但這種低溫度很難得到。而人造金屬卻相反,隨著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因此導電性增大,在常溫下呈現(xiàn)出超導電性能。實現(xiàn)超導,由低溫變成常溫,這是人造金屬創(chuàng)造的一大奇跡,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超導電線將使遠距離無損耗輸電的設(shè)想成為可能,使火車懸浮在軌道上高速運行,也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成為現(xiàn)實,最終解決能源問題。人造金屬的另一突出貢獻是,用它制成的新型電池代替笨重、碩大的鉛蓄電池,可以使人們長期用蓄電池作為汽車動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不需要維修,充電次數(shù)可達1000次以上,使用壽命比鉛蓄電池長4~5倍,而且不會污染環(huán)境。
人造金屬在外壓和光的作用下,能產(chǎn)生電磁效應(yīng),把它裝在擴音器上,能將聲音放大;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此外,人造金屬彈性大、易加工、重量輕、耐磨蝕性能好、強度高、成本低。
27.在文中的①里填一個最適當?shù)脑~語()。
A.希望B.實現(xiàn)C.成功D.盼望
28.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人造金屬”和普通金屬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B.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C.“人造金屬”能夠?qū)щ妭鳠?,因此具有金屬光澤D.“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
29.下列對“人造金屬”的用途判斷正確的是()。
A.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屬”的超導功能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C.“人造金屬”電池充電一次,就可提供相當于常規(guī)電池的10倍的電力D.“人造金屬”可以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
30.下列對“人造金屬”導電性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自由電子”改變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夠?qū)щ夿.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相同條件下,“人造金屬”仍比普通金屬導電率高C.溫度越高,導電性越強D.“人造金屬”實現(xiàn)超導的嘗試要求是常溫以下
31.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人造金屬”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屬B.“人造金屬”的制取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C.“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是導電性強D.“人造金屬”可以創(chuàng)造新能源
【參考答案及解析】27.B【解析】A、D項明顯不正確,然后根據(jù)語境判斷,①處填入“實現(xiàn)”一詞比“成功”一詞更恰當,符合用語習慣。
28.B【解析】A項錯誤,“人造金屬”實際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屬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項錯誤,“人造金屬”的導電傳熱性和金屬光澤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間不存在因果聯(lián)系,排除C.D項錯誤,原文說“人造金屬”只是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屬的一切性質(zhì),排除D.由“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聚乙炔中加入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后,它的導電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強氧化劑是制取“人造金屬”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9.C【解析】A項錯誤,原文說的是“用超導體制造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屬”制成的發(fā)電機,它的效率可以從30%提高到98%,排除A.B項錯誤,原文說的是“將使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成為現(xiàn)實”,而不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有控熱核聚變反應(yīng),排除B.D項錯誤,由原文“把它放在紅外攝像機上,在紅外熱能作用下,也能產(chǎn)生工作電流進行錄像”可知,“人造金屬”不能直接成為紅外攝像機的工作電源,排除D.由“人造金屬電池可提供相當常規(guī)電池10倍的電力”可知C項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
30.A【解析】B項錯誤,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屬導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屬卻隨著溫度升高導電性增大,而未將二者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做比較,排除B.C項表述片面,溫度升高,外圍“自由”電子釋放越來越多,導電性增大,但如果溫度升高到外圍“自由”電子釋放并不再越來越多時,導電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項錯誤,原文提及超導嘗試要求是“常溫下”,而不是“常溫以下”,排除D.
31.C【解析】由“人造金屬具有金屬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屬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屬,排除A.原文談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屬的導電導熱性,而未提及帶來了金屬制造業(yè)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屬的主要經(jīng)濟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導電性,故C項正確。從原文中不能推斷出D項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