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之山楂內金口服液

字號:

2011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之山楂內金口服液
    「處方」 山楂218g 藏菖蒲141g 薺菜115g 雞矢藤115g 連翹192g 枇杷葉90g 蟬蛻39g 雞內金90g 蜂蜜100g 甜蜜索4g 山梨酸鉀0.8g 制成 1000ml「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黃棕色的液體,久置有少量沉淀;味酸、甜,略帶苦澀。
    「鑒別」 取本品20ml,用醋酸乙酯30ml振搖提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氯仿-丙酮-甲酸(8:5:7: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相對密度 應不低于1.03(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Ⅶ A) pH值 應為4.0~6.0(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ⅦG)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Ⅰ J)
    「功能主治」傣醫(yī):補塔鈴。通寒勒。羅萬多軟,多約短嘎,短接。 中醫(yī):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用于食積內停所致小兒疳積癥,食欲不振,脘腹脹癇,消化不良,大便失調。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0~20ml,一日3次。
    「規(guī)格」 每支裝10ml「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有效期」 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