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活字的使用亦相當廣泛。銅活字印刷的起源有五代、宋、元、明諸說,但存世實物和文獻證明,明代銅活字印刷己很普及,進入了成熟期。明弘治、嘉靖年間(1488-1566),江蘇無錫、常州、蘇州一帶盛行銅活字印刷,其中以無錫華氏、安氏最有名。
華氏印行的書籍有《宋諸臣奏議》,這是我國現(xiàn)存的時間最早的一部銅活字本,其他還有《蔡中郎集》、《白氏長慶集》等。安氏桂坡館印行的書籍有《吳中水利通志》、《顏魯公文集》等。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出版《古今圖書集成》,全書一萬多卷,全部用銅活字排印,這是中國歷規(guī)模的一次銅活字印刷。
華氏印行的書籍有《宋諸臣奏議》,這是我國現(xiàn)存的時間最早的一部銅活字本,其他還有《蔡中郎集》、《白氏長慶集》等。安氏桂坡館印行的書籍有《吳中水利通志》、《顏魯公文集》等。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出版《古今圖書集成》,全書一萬多卷,全部用銅活字排印,這是中國歷規(guī)模的一次銅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