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錄取通知書應體現(xiàn)怎樣的個性

字號:

近日,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已在陸續(xù)發(fā)送中,相對傳統(tǒng)式樣,如今高校通知書頗多創(chuàng)意:中山大學教授手寫“錄取通知書”,華南理工大學附上校園生活地圖,上海財大把通知書設計成“存折”,北京大學(微博)隨信附上“北大英雄”游戲光碟,最牛的還有“淘寶體:親,歡迎你來……”
    在思維觀念多元化的今天,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個性化,確乎見證了時代進步。只是,細細看來,怎樣的個性才是有意義的,倒是求變后值得爭論的一個問題。
    無論是校園生活地圖、“北大英雄”游戲光碟、淘寶體通知等等,說到底“兜售”的更象是一種噱頭,盡管讓學生在入學之前,對即將開始的校園生活,有一個模擬式的初步認識,有可取之處,然而大量的現(xiàn)代信息處理技術、新潮語言的運用,大有迎合青年學生口味之意。這樣花哨的形式,放任個性或許對新生過于追求個性的一種暗示,玩著“北大英雄”的游戲進校門,可能會玩著“*奔”來畢業(yè)。倒是中山大學與上海財大的
    通知書富有創(chuàng)意:中山大學教授手寫通知書,算得上是師生間的第一次交流,把學生引進校門,成為門生,讓社會與學生家長見證,傳遞了教書育人的責任;而上海財大把通知書設計成“存折”,具有專業(yè)特色,學習知識就是存儲財富的理念,也是教育理念的一種延伸,受到學生的喜歡與追捧,便在意料之中。
    事實上,在公眾看來,上大學是件重大的事,錄取通知書應是大學的一張名片,傳遞大學教育的理念與人文特色,這才是個性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