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角色朗讀重點語句,揣摩人物心理。(第3——第7自然段)
在第一版塊的學習中學生一方面掌握了這只大雁的情況,另一方面對更羸的形象的理解也在不同程度的豐滿起來。有了這兩點積淀,我所設想的學生用全知全能的視角洞察到人物的心理就有了支點。
第一版塊到第二版塊的過渡我采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魏王和更羸都已經(jīng)知道這其中的奧秘,但是書中的魏王并不知情,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當時魏王和更羸有過什么樣地對話,分別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表現(xiàn)。試著和同桌練習對話。
在詮釋魏王的心理時,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魏王的“信不過”、“啊”、“大吃一驚”等詞語來表現(xiàn)魏王由懷疑——驚訝的語氣變化。而讀更羸的話則要抓住“請讓我試一下”和“笑笑”等語句讀出胸有成竹而又謙虛的態(tài)度。因為學生已經(jīng)知道更羸在向魏王許諾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前已作了周密的思考,所以對更羸胸有成竹的姿態(tài)比較容易理解。也正是因為周密,如果外人不理解原因,也很難相信,所以魏王才懷疑和吃驚。這也就是全知全能視角所帶來的便利。
在上述過程中,學生將多次練習表演對話,直到比較精確為止。
(三)遷移升華。
在完成第二版塊內容之后,我將請學生完整的看一遍《驚弓之鳥》的視頻,并給人物配音。當視頻結束時我在屏幕上打出一則報道。“正當魏王和更羸拍手慶祝時,在大雁國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報道?!?BR> 本報訊 昨日一大雁(化名小A)飛經(jīng)魏國,魏國射手更羸(人類)竟不用箭就將我們的同胞活活射死。據(jù)目擊者講,當時,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嘣”一聲響后,小A就直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直往下掉。由此看來,更羸是具有魔法之人,殺雁兇手必更羸無疑。據(jù)悉,死者的母親已準備上訴,狀告更羸傷害野生動物。至于結果如何,本報將追蹤報道。 ( 記者 小雁)
看了這則報道,你覺得更羸真的是兇手嗎?小A的哪些行為直接導致了它的死亡?請你根據(jù)課文內容分析小A的死因,說說從小A的死亡你得出什么啟示?
出這則報道的目的:一、用問題的形式令學生深入理解整篇文章,尤其是更羸的分析;二、通過分析小A的行為,理解課文中兩個“直”的不同意思(拼命,垂直往下),從而得出“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異常恐懼)。
四、說教學設想
縱觀整節(jié)課,我采用塊狀的閱讀教學法,將文章分為兩大塊,課堂教學分三步驟來實施,理出其中的邏輯線索,循序漸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學與和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他們分析問題的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