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534位自薦考生獲加分資格
各中學三大聯(lián)盟獲資格人數(shù)
2011年中山大學單考情況62.58% (卓越教育提供)
王云濤/繪 ■新快報(微博)記者 何寧近日,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計劃陸續(xù)公布,報名工作隨即開展,2012年自主招生拉開大幕。與去年不同的是,復旦(微博)、南開宣布不參加聯(lián)考而“自立門戶”。截至目前,自主招生聯(lián)考“北約”成員由13個縮減為11個,“華約”聯(lián)盟的7所高校和“卓越聯(lián)盟”的9所高校不變,此外還有北京理工大學組建起的“理工系”聯(lián)考。結盟高校占據(jù)全國擁有自主招生資格高校的半壁江山。而“北約”和“華約”聯(lián)考筆試時間均在2月11日,考生難免顧此失彼。報名自招的考生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準備?備考的方向在哪里?往年自招錄取的比例是多少?
明確的自招目標
學有余力可做些拔高題
“從自主招生的錄取情況看,廣州的考生深受各高校歡迎,自招考試成績在全國位于前列?!眹鴥戎麑W者、自主招生政策及考試研究專家王老師在周日卓越教育舉辦的“自主招生揭秘大會”上提醒廣州考生,在自招考試報名過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確目標,“各所的自主招生目標很清晰:一是國際視野,二是領軍人物,三是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通過這種考試把有潛力的學生和責任感水準非常高的學生選拔出來?!蓖趵蠋熖嵝眩@四個目標看似空虛,但命題者和考官就是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考察和評價考生。
王老師說,自招考試面試的試題很開放,側重考察考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理想、情感道德責任感等這些無法從筆試上考察出來的素質?!岸脊倬褪菑娜缟纤狞c目標來考察學生的,所以要想在自招考試中獲勝,平時應該注意在這四個方面去要求自己。”
學有余力可做些拔高題
考生和家長非常關心自招筆試,但又不知該從何入手去準備,“自招考試難度略高于高考,遠遠低于競賽。所以按照正常的高考復習來走,學有余力的學生稍微做些拔高的題目就可以了?!北本┠掣咝W灾髡猩喚砝蠋熼Z老師提醒道,自主招生考試的題目很多都是高中所學內容,“以數(shù)學為例,如果考生能夠合上書本講明白自己高中數(shù)學到底學了哪些知識,能夠很好地總結各個知識點和推導各個公式,那么這位考生的數(shù)學就學得很不錯,自招考試對于他(她)來說也沒有太大問題?!?BR> 在準備面試時,王老師還特別強調要注重細節(jié):不要穿校服,打扮得青春、亮麗、大方一些;對考官要有禮貌,始終保持微笑,并且和考官要有眼神的交流;對報考學校的基本情況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比如清華大學的校訓,有哪些知友等。最后,王老師還強烈建議廣州的考生,“一定要準備一些能夠證明自己優(yōu)秀的材料,我個人建議最少得準備三個,智力和非智力方面,比如學業(yè)上、道德上等。有些學校會有自我介紹這個環(huán)節(jié),這就是展示自己的絕好機會?!?BR> 對 話
自招復習每科4粒鐘
近期,新快報“新新家長高三群”里關于自主招生考試的討論異常熱烈,據(jù)家長反映,中大自主招生的報名網(wǎng)頁都被擠爆了。家長們最關心的是,中大的錄取率有多高?往年哪些數(shù)據(jù)有參考價值……帶著家長關心的問題,新快報記者采訪了國內考試研究專家、卓越教育高級校長梁錦文。
校薦成功率高于自薦
記者:每年有多少人參加自招考試?校薦和自薦的人數(shù)有多少?成功率分別又是多少?
梁:全國開展自主招生考試的高校有80多所,各校自主招生的情況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不能超過當年本科招生計劃的5%。
比如2010年,有3000余人報名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考試,1000多人通過材料審核獲得筆試資格,成功率略高于30%。其中,校薦成功率是高于自薦成功率的。華工今年甚至規(guī)定,校薦直接獲得筆試資格。
記者:筆試通過后,面試是否都會通過?成功率是多少?
梁:筆試通過后,面試不一定就能通過。但每個學校的做法都不相同,有些學校仍會大面積淘汰面試考生;而有些學校的面試只是為了確定考生所獲得的“降分錄取”優(yōu)惠檔次,極少數(shù)考生會遭到淘汰。
以中大為例,2011年“北約”聯(lián)考有5800人報名中大,1700人獲得筆試資格,6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250余人獲得A類資格。筆試通過后,面試約40%;在中大單獨組織的廣東省考生考試中,有5500人獲得筆試資格,700余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400余人獲得A類資格(成績優(yōu)異、有學科競賽獎項或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在公益事業(yè)中做出較大貢獻的考生),B類(指在某一學科方面或相關領域具有顯著特長及培養(yǎng)潛質的學科特長生)選拔僅6人入圍面試,最終只有一人獲得資格。面試超過60%。
而同為“北約”聯(lián)盟高校的北大,在2011年有1萬余人報名,其中三分之一獲得筆試資格,1700余人獲取面試資格,最終通過面試獲得自主選拔資格的有1700人。面試達90%以上。
自招最終5%-8%
記者:有家長稱,自招考試的成功率非常低,300人考試才通過10人,而最終能用上加分的只有3個人。不知這個數(shù)據(jù)是不是真的?
梁:根據(jù)歷年情況,自主招生考試的最終保持在5%-8%。但是家長、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招生考試的本質是“降分錄取”具備良好綜合素質、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優(yōu)質學生,這種“降分錄取”的制度映射到高考成績中所反映出來的就是未通過、未參加某一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考生在報讀該校時,分數(shù)線變相提高。
自主招生考試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從實際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人數(shù)似乎無法得到直觀的反映,應該評估真正獲得自招資格并且最終被對應高校錄取的學生情況。比如,北京大學2011年因獲得自招資格考生的志愿填報和錄取,導致理科錄取分數(shù)線提高了近10分。
利用自招考試查漏補缺
記者:什么層次的學生適合報名參加自招考試?
梁:自主招生考試是擺在考生面前的一個機會,頂尖學生可以把它當做高考的又一道保險,或者沖擊大學頂尖專業(yè)的突破口;中等偏上的考生可以把它當做沖擊大學的新契機。所謂“進可攻,退可守”,利用“短平快”的復習方式既增加錄取的機會,又通過共性的備考審視自己的高考復習、查漏補缺,何樂而不為?
像去年86中的賴松、3中的吳立勤等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不僅抓住了自主招生考試與高考共性的知識點,又針對自招做訓練,最后獲得自招考試與高考的雙豐收。所以,建議考生把握“短平快”的復習方略,在掌握共性考點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
不必做太多競賽題超綱題
記者:考生該如何準備自招考試?時間上如何分配?
梁:個人建議,不必為自招考試額外預留太長備考時間,避免影響正常高考復習。一般來說,每科考試使用4小時即可,其中2小時做歷屆真題,2小時分析和高考大綱的異同。
考生也不必為準備自招考試而做太多競賽題、超綱題,避免本末倒置。盡管某些聯(lián)盟聯(lián)考試題或某些大學單考題會有競賽題、超綱題,但這些題目不是試卷主體,而且對之前沒接觸這些題目的學生而言,短期沖擊效果極其有限,故備考應保持與高考考點、難度平衡一致。
最后要提醒家長和考生,自招要快進快出,不影響正常高考備考情緒。過去曾有考生對自主招生考試期望過高,也有考生在得知結果不理想后一兩個月都走不出沮喪的情緒,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正常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