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復習:不定項選擇題(4)

字號:

37.從根本上說,近代中國革命發(fā)生的原因是由于(  )。
    A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B外國侵略者的逼迫
    C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逼迫  
    D有悠久的革命傳統(tǒng)
    38.1894年,孫中山組織興中會,該團體提出的革命綱領主要包括(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國
    C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  
    D平均地權
    39.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一批新興知識分子的產(chǎn)生,各種宣傳革命的書籍紛紛涌現(xiàn),它們主要是(  )。
    A《革命軍》  
    B《警世鐘》
    C《猛回頭》  
    D《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40.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chuàng)立民國  
    D平均地權
    41.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它們是(  )。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主主義  
    D民生主義
    42.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  )。
    A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和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
    B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斗爭,經(jīng)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
    C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經(jīng)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D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的綜合史
    43.1905年至1907年間,圍繞中國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還是改良方式這個問題,革命派與改良派展開了一場大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的主要內容包括(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王朝
    B要不要實行政治革命
    C要不要*帝制,實行共和  
    D要不要社會革命
    44.1905—1907年革命派與保皇派論戰(zhàn)的意義是(  )。
    A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  
    B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  
    D主張貧苦農(nóng)民“奪富人之田為己有”
    45.孫中山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主要有(  )。
    A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
    B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和放眼世界的開放心態(tài)
    C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堅強意志
    D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46.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主要是(  )。
    A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的革命綱領
    B不能充分發(fā)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C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D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47.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主要是(  )。
    A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
    B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
    D辛亥革命沒有反對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