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成考語文復習資料詩詞部分(15)

字號:

《作家作品》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
    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稹齊名。
    《杜陵叟》屬于敘事詩,新樂府詩;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通過敘述受災農(nóng)民遭到長吏急斂暴征的經(jīng)過,揭露封建官吏對農(nóng)民的殘酷剝削,表達了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詩的小序“傷農(nóng)夫之困”就是此詩的主題。
    二,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四層。
    第一層:“杜陵叟,杜陵居——禾穗未熟皆青干?!泵鑼懘汉登飪觯瑸那閲乐?。
    第二層:“長吏明知不申破——明年衣食將何如?!苯衣兜胤焦賳T為了自己的政績,依舊橫征暴斂。百姓只好賣田,賣地。
    第三層:“剝我身上帛——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敝苯涌卦V官吏是吃人的豺狼。
    第四層:后八句。描寫皇帝下詔免稅,等到命令發(fā)下,大部分百姓已經(jīng)破產(chǎn),只得了一個虛名。
    三,詞語解釋
    1,麥苗不秀多黃死。秀:開花;
    2,急斂暴征求考課??颊n:官吏的獎賞標準。
    3,手持尺牒榜鄉(xiāng)村。榜:張貼;
    《學習要點》
    劃分敘事層次。
    分為四層。
    第一層,從開始到“禾穗未熟皆青干”。鋪寫杜陵叟的貧困與災情的嚴重。
    第二層,從“長吏明知不申破”到“明年衣食將何如”,寫長吏為了升官,向農(nóng)民急斂暴征;
    第三層,從“剝我身上帛”到“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直接控訴貪官的豺狼行徑;
    第四層,“不知何人奏皇帝”到結尾,諷刺皇帝的免租令只是一紙空文。
    重點掌握開頭部分描寫災情之重的鋪墊作用。
    描寫春天旱災,秋天霜災,顆粒無收。杜陵叟們已經(jīng)陷入絕境之中。而地方官吏為了升官,隱瞞災情,不顧百姓死活,急斂暴征。作品開頭描寫災情,起到后文發(fā)展的鋪墊作用,突出“傷農(nóng)夫之困”的主題。
    重點掌握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一人稱直接控訴的作用。
    “剝我身上帛”四句由前面第三人稱敘述轉為第一人稱直接控訴,(1)表達作者對官吏的極端憤怒,體現(xiàn)作者對農(nóng)民的同情;(2)反映農(nóng)民對官吏的強烈憎恨,加強了評判力度。
    掌握詩后八句對皇帝的諷刺意味。
    作者把矛頭直指封建社會高統(tǒng)治者皇帝?;实塾辛藧烹[之心,好不容易下了免租詔令,但是詔令又遲遲不傳下來,直到“十家租稅九家畢”時,才下來,詔令成為一紙空文。災民的希望破滅了。這詔令就是皇帝的一場騙局。災民受到長吏的急斂暴征,又受到皇帝的欺騙。作者把矛頭直指皇帝。
    《重點段落分析》
    “杜陵叟,杜陵居——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BR>    劃分層次;分為三小層。一小層,前六句,寫災情之重;二小層,中間四句,寫長吏急斂暴征;三小層,“剝我身上帛”,以第一人稱直接控訴貪官的豺狼行徑。
    第一小層的作用。寫災情之重,為下文作鋪墊。
    人稱的轉變的作用。表現(xiàn)農(nóng)民對貪官的憤怒,加強了評判力度;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農(nóng)民的深深同情。
    《無題》(泛讀課文)
    《作家作品》
    李商隱晚唐詩人。擅寫七律,七絕,尤以“無題”著稱;
    作品集為《李義山詩集》
    此首《無題》是一首愛情詩。
    <<課文講解>>
    一,本文主旨
    表現(xiàn)忠貞,執(zhí)著的愛情,抒寫了男女雙方深摯的相思之情。
    二,課文串講
    全詩分為四層。
    第一層:1——2句。描寫離別之情。
    第二層:3——4句。運用比興手法,述說離別之后,自己情思難斷,哀愁不已。
    第三層:5——6句。設想對方的思念之情,年華流逝,孤寂難眠。
    第四層:7——8句。借神話傳說表達自己要去探望對方的心愿。
    三,詞語解釋
    1,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曉鏡:拂曉照鏡但:只;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相見的機會很難,離別時更難分手;暮春東風吹得無力,百花逐漸凋殘。
    《學習要點》
    1,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愛情詩;
    2,重點掌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句的含義。
    所用比興句。蠶“絲”用諧音,比喻相思;臘“淚”比喻眼淚,表示無窮盡的思念。
    3,說明“曉鏡”一句由自己推及對方,在表達感情方面的作用。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兩句是在設想對方。其作用有(1)設想情人也在思念自己,更加強自己的無限思念;(2)轉寫對方,也表現(xiàn)出自己對情人時時刻刻掛在心中。
    《重點段落分析》
    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