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會工作者(初級)輔導:《綜合能力》小組工作(A)

字號:

第五章 小組工作
    第一節(jié) 小組工作的類型及特點
    小組工作是指將小組作為服務對象的助人工作方法。具有四層含義:一是小組工作是工按照既定的目標帶領和引導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二是工的帶領過程以科學的知識和技巧為基礎。三是小組成員在小組過程中進行互動。四是小組活動圍繞小組成員和小組的目標展開。
    一、小組的類型
    (一)小組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具有6個方面的特性:
    (1)一個人以上
    (2)組員之間有共同的目標和利益
    (3)組員隊小組有認同感
    (4)組員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
    (5)具有社會控制的方式,如規(guī)范、準則等
    (6)形成小組的文化和氣氛
    (二)小組的分類
    1、以小組形成方式分
    組成小組。小組通過外部的影響和干預組建起來,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結構性。如任務小組、興趣小組。
    自然小組。是人們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員間的相互吸引或感覺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們通常具有較低的組織結構,如家庭、朋輩群體、街頭玩伴群體等。
    2、以組員參與動機分
    自愿小組。即組員均是在自愿和主動參與小組,如志愿者小組、技能培訓小組。
    非自愿小組。組員不是因為自身動機和主動性組成的,具有強制參與性的小組。如強制戒毒小組。
    3、以成員間的聯系分
    基本小組。組員具有較高的互動頻率和緊密聯系?;拘〗M都是小型的,小到成員之間可以面對面地與任何一個人互相交流,小組成員相互表達情感。典型的小組就是家庭,還有成長性小組。
    次層小組。祖元之間相互聯系較少而且關系不甚密切。如同事。
    4、以小組的結構分
    正式小組。具有正式的小組結構,確定的角色和地位,具有特定的目標。如任務小組、教育小組等。
    非正式小組。不具有正式的結構。小組沒有明確的目標,組員自然地聚攏在一起,通過互動達到交往和滿足個人需要的目的。如同學小組、街頭玩伴小組等。
    5、以組員之間的界限分
    封閉小組。從小組聚會開始到結束都是相同的成員組合,不會隨時間變化而增加或減少成員。一般而言,深刻的互動關系和一些特殊的治療關系都是封閉的小組。如吸毒者情感小組。
    開放小組。在小組過程中的任何時間都允許成員加入和離開。一般社會、社區(qū)環(huán)境下的小組都是開放小組。
    6、以小組的性質和目標分
    (1)社交小組目標是改善成員之間的關系,增強互動,提升小組成員人際溝通的能力。在學校、兒童中心和青年中心常見。如大學生人際交往小組。
    (2)制服小組小組的成員有確定的角色和規(guī)范指導他們的活動和行為。主要目標是訓練和發(fā)展小組成員各方面的能力。譬如品德、社交行為、紀律、體能等。如各種社團的制服小組、紅十字會等。
    (3)服務或義工小組主要目標是潛能發(fā)展和公民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福利機構和農村社區(qū)較多。(汶川地震的救災志愿者小組、老年人服務的義工小組、機構為學生提供的輔導學生課程小組等)
    (4)興趣小組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特別的興趣而組織起來。如繪畫、唱歌、樂器演奏、球類小組。在培訓中心、兒童中心和機構常見到。
    (5)任務小組為完成一定的人物為目標。如特別行動小組、委員會(請愿小組)
    (6)意識提升小組賦權、提高成員對自己的自我認同。
    (7)教育小組目的在于通過培訓、示范和討論的方式幫助成員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巧。如養(yǎng)殖、種植技能培訓小組、青少年性知識培訓小組、時事討論小組。
    (8)成長小組鼓勵和支持成員的健康發(fā)展。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如幫助夫妻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包括學習傾聽、理解、包容等技巧。建立受虐婦女的成長小組,幫助她們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重新幫助他們確定目標和理想。
    (9)治療小組早的小組。依托心理學,達到心理、精神康復和行為矯治的目的。入第三福利院的老年康復小組、戒煙小組等等。
    (10)社會化小組幫助成員學習社會技巧和社會接受的行為模式,以便他們有社會和社區(qū)生活的能力,幫助成員適應社會。如青少年應聘技巧焦慮小組,自信心小組、親子溝通小組、青少年犯罪后的社區(qū)矯治小組等。
    (11)自助和互助小組以成員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為依托建立的小組。以達到轉變態(tài)度或行為的目的,或者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平寨的婦女小組。
    (12)社會行動小組利用小組的資源,集結力量,達到社會改變或維護小組成員或社區(qū)整體的利益或需要。如社區(qū)環(huán)境保護小組,征地農民的請愿小組。
    (三)小組工作的類型
    在社會工作的小組工作服務過程中,常見的4種小組工作的類型包括:
    1、教育小組
    2、成長小組
    3、治療小組
    4、支持小組把具有同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組員一般都有相同的問題、經歷或經驗,通過相互支持的方式,達到問題解決和成員改變的目的。
    二、小組工作的價值觀
    小組工作的價值觀包括:
    1、尊重小組成員的權利和能力。是小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包括自我作主、自我選擇、自我發(fā)展的權力和能力,平等、自由、公平公正對待等的權利。
    例:小組成立之前的動員要尊重案主自我選擇的權力,中途成員有自我退組的權力,在小組活動中有自我表達情感的權力等。
    2、民主參與和決策。主要指工應鼓勵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活動的目標和活動方案應由小組成員一起參與決策。
    例:成員參與決策是一個大方向的決策,小組開始前要針對小組的名稱、目標和規(guī)劃與小組成員進行仔細的說明,在小組成立之初,小組活動計劃大多由工制定,而后慢慢移交到小組成員手中,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潛能。
    3、賦權的原則。賦權是一個動態(tài)的改變,是一個能力提升的過程,同時也是從事發(fā)展工作需要實現的目標,是過程、手段也是結果。小組工作的這個價值觀要求小組的目標是讓小組成員實現自我賦權。
    4、個別化原則。
    5、互助互惠的精神,小組工的主要作用在于幫助成員之間建立團結合作的關系,共同實現自我制定的目標。例:平寨婦女發(fā)展小組,刺繡項目。
    三、小組工作的特點
    從功能和成效上對小組工作的特點進行總結。
    (一)小組工作在功能上的特點
    1、影響個人轉變
    小組工作的終目的在于幫助成員解決心理、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促進個人改變使小組工作的核心功能。
    2、社會控制
    小組工作過程可以使小組成員學習、遵守、適應社會期望的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成員的社會責任心,使其學會在社會生活中承擔合適的社會角色。
    3、形成群體力量解決問題
    小組工作具有互助互惠的性質,通過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依靠群體的力量解決問題。
    4、再社會化
    小組服務可以幫助成員學習社會規(guī)范和人際關系的技巧,改變以往不適應社會的觀點和行為。
    5、預防
    與方式對可能發(fā)生的困難做預測,并提供人們所需要的環(huán)境支援。小組的預防體現在小組的經驗分享和學習中,通過組員之間的互動,學習到可能會發(fā)生的苦難的解決方法。
    (二)小組工作在成效上的特點
    1、促進人際交往
    2、運用團體動力
    團體動力是指小組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參與小組生命發(fā)展的各種復雜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這個過程包括小組的形成、氣動、發(fā)展、成熟、落幕、結束、跟進等所有過程,動力因素包括靜態(tài)的因素如機構、小組特性、的個人特點、小組成員,動態(tài)因素如小組領導的方式和形態(tài)、成員的參與、溝通模式、沖突等。團體動力是影響成員改變的關鍵。
    3、促進經驗分享和經驗選擇
    小組工作為成員提供了一個可以分享彼此經驗和感受的環(huán)境,通過互動和經驗交流,增強成員的社會適應能力。
    4、帶來的轉變更為持久
    5、在時間和人力資源等方面更經濟
    此部分的知識重點:
    1、小組的特性(單選、多選)
    2、小組的分類(單選、多選)
    3、小組工作的類型(單選、多選)
    4、小組工作的價值觀(多選)
    5、小組工作在功能上和成效上的特點(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