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備考輔導之認知行為療法知識點9(3)

字號:

咨詢師:既然這樣,你覺得把“我是個笨蛋”這句話換成“我現(xiàn)在是個笨蛋”,是否更合適些?
    求助者:嗯……可能是這樣。不過,我想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以后,我可能不會有什么改變了。
    咨詢師:以后的事我們先不去管它,咨詢師只分析現(xiàn)在的情況……你在說“我是個笨蛋”時,這里的“我”指的是什么呢?
    求助者:當然是作為一個整體的我的存在。
    咨詢師:你這里的“我”是不是太抽象,太哲學化了?好像不太容易被人理解。
    求助者: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咨詢師:我是說這樣一個“我”應該包括“我”的各種行為,“我”做的每一件事,“我”的每個動作,以及與“我”有關的各種東西,如“我”的頭發(fā),“我”的呼吸,以及“我”的衣服等等,正是這些東西構(gòu)成了“我”的存在,而脫離了這些具體內(nèi)容,這個“我”也就沒什么意義了,是這樣嗎?
    求助者:(思考一會兒)我想是這樣的。
    咨詢師:那么我們就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說“我是個笨蛋”這句話,換句話說,你可以用剛才提到的那些“我”的具體內(nèi)容來代替“我”。你可以試一試。
    求助者:那就是說,我的各種行為是笨蛋的行為,我做的每件事都像笨蛋一樣?!业念^發(fā)、我的呼吸、以及我的衣服……好象不能那樣說了。(搖頭,笑)
    咨詢師:對,你可以說“我上次戀愛時的表現(xiàn)就像個笨蛋一樣”或“我和人交往時像個笨蛋”,甚至可以說“我做的每件事都像個笨蛋”之類的話,但你不能說“我的每個動作也像個笨蛋”或“我的呼吸像個笨蛋”以及“我睡覺時就像個笨蛋”之類的話。這樣的句子就沒什么意義了,是嗎?
    求助者:(若有所思地點頭)
    咨詢師:何況你并不是在每件事上都表現(xiàn)得像個笨蛋,在一些事上你做得并不比別人笨,這一點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證實了。
    求助者:但我為什么意識不到這一點呢?
    咨詢師:因為你已經(jīng)習慣了用“我是個笨蛋”這類先入為主的觀念考慮問題。
    求助者:你是說這樣就容易掩蓋事實,夸大后果,把那些不是笨蛋的行為看成象笨蛋一樣?
    咨詢師:很高興你能認識到這一點。但這還不夠,你能告訴我你剛才那句話里的“笨蛋”這個詞有什么具體含義嗎?
    求助者:一下子說不上來,但總之是個貶義詞。
    咨詢師:對這個詞,通俗的理解是“沒有把事情做好”或“做的不如別人好”,或者是“智力不高”。這樣說,就減少感情色彩,但更客觀,更有實際意義。
    求助者: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