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yī)綜合考研大綱是一個穩(wěn)字了得沒有任何知識點上的明顯變化,的區(qū)別之處就是在目錄上更為詳盡的的介紹了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欣喜的是此變化對考生復習沒有任何影響。
中醫(yī)綜合考試重點六大部分:
試卷內容結構
中醫(yī)基礎理論30題
中醫(yī)診斷學30題
中藥學30題
方劑學30題
中醫(yī)內科學35題(重點復習)
針灸學25題
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8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重點復習)
B型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X型題6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
考察特點
2012年研究生中醫(yī)綜合考試的大綱剛剛下發(fā),對六科考試科目的大綱研究,基本上有幾個特點:
1.基礎知識要求扎實
基本功一定得扎實,大綱中要求的90%基本上都是基礎的,這些都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掌握基礎的知識點。
2.全面掌握
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基本上是對其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涵蓋,基本上將本科教材內容全都要求了,這樣就要求考生全面駕馭知識的能力,必須全面掌握每一學科的全部知識點。
3.難點突出
研究生考試必然區(qū)別于本科的基本能力考試,基本上是在本科考試基礎上的升華,因此在某些章節(jié)中會出現(xiàn)一些本科不太要求掌握的難點,這些難點包括確實比較難的和較偏兩個方面。
4.與2011年大綱的比較
2012年大綱基本上等同于2011年的考試大綱,可以說98%的內容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局部進行了微調。
其中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三門學科完全沒有變化。
中醫(yī)基礎理論: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章節(jié)中加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特點及綜合運用”,但此項內容過于寬泛,是指內容不多,可以說不好出什么題。
中醫(yī)診斷學:去掉了“八綱辨證”中類似于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所加的過于泛泛的內容及與其他章節(jié)內容交叉重復的內容,即去掉了:八綱辨證的概念、臨床表現(xiàn)、臨床類型、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表證與里證、寒證與熱證、虛證與實證的鑒別要點;陰陽辨證的具體內容(陽偏衰、陰偏衰、陽偏盛、陰偏盛、亡陽證、亡陰證的主癥);證候錯雜、轉歸真假的內容。但在臟腑辨證中加了“大腸虛寒”、“小腸實熱”兩項具有實際臨床意義的具體內容。
中醫(yī)內科學:只是微調了局部內容,將“關格”、“癭病”從要求一般掌握變更為需要重點掌握。
新考生如何復習
1.全面掌握六門考試科目的基本框架
應當對六門基礎課的整個內容非常了解,這個看似與考試沒有必然聯(lián)系,實際上卻是考試所必備的基礎,也就是說考生應當對每門課程的目錄了然于心,每章里面都要求了什么知識、都講述了哪些知識。
2.反復復習
學習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有反復地看了才能對知識點有一個較深的印象。
3.模糊記憶
再抓住主綱的基礎上,應該采用模糊記憶的方法,不同于本科考試的硬記憶,可以在強化記憶的同時主要模糊化,因為這種研究生考試的題目都是選擇題,題的答案就在題面上,不需要對知識點去理解,只要找準就行。
4.聯(lián)系記憶
中藥學、方劑學適合的學習方法是對比聯(lián)系記憶,尤其是中藥,那么多的中藥要求掌握,光重點藥就是250個,而且有些中藥很容易就記混了,這樣就需要將幾味中藥串聯(lián)記憶,在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而個性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5.輕概念
概念一般來說是學習的重點,但絕不是這種類型考試的重點,主要是因為不太好出題。
6.重非重點的知識
國家考試的特點都是大眾化的知識點稍多,但非重點的知識所占比例較大,也就是說越覺得不重點的知識越考。
7.掌握記憶技巧
可以自編一些自己覺得好記的短句,強化記憶,應試考試要掌握技巧,只要能短時間掌握住就行,以后忘不忘先不管,目前記住就行,這樣的短句或記憶小方法在文都教育編寫的書籍中都有體現(xiàn)。
根據這幾大重點內容以及考試要求,以下為考生提供一些復習思路。
1.考生要明確本科目考試的三大題型:A型題,B型題,X型題。難易程度成遞增趨勢,所以考生一定要保證A型題的準確率。
2.中醫(yī)內科學依然是本科目中的重中之重,分值占的比例比較大,也相應的成為考生的復習重點。
3.本科目考試大綱比較穩(wěn)定,沒有太多的變化。考生可以針對這一特性大量的去做歷年真題,總結出題思路針對自己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復習。
4.針對想取得高端成績的考生,建議多多閱讀有關考試的中醫(yī)經典名著。例如:《傷寒論》《本草綱目》《內經》等。
中醫(yī)綜合考試重點六大部分:
試卷內容結構
中醫(yī)基礎理論30題
中醫(yī)診斷學30題
中藥學30題
方劑學30題
中醫(yī)內科學35題(重點復習)
針灸學25題
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8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重點復習)
B型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X型題6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
考察特點
2012年研究生中醫(yī)綜合考試的大綱剛剛下發(fā),對六科考試科目的大綱研究,基本上有幾個特點:
1.基礎知識要求扎實
基本功一定得扎實,大綱中要求的90%基本上都是基礎的,這些都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掌握基礎的知識點。
2.全面掌握
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基本上是對其學科基礎知識的全面涵蓋,基本上將本科教材內容全都要求了,這樣就要求考生全面駕馭知識的能力,必須全面掌握每一學科的全部知識點。
3.難點突出
研究生考試必然區(qū)別于本科的基本能力考試,基本上是在本科考試基礎上的升華,因此在某些章節(jié)中會出現(xiàn)一些本科不太要求掌握的難點,這些難點包括確實比較難的和較偏兩個方面。
4.與2011年大綱的比較
2012年大綱基本上等同于2011年的考試大綱,可以說98%的內容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局部進行了微調。
其中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三門學科完全沒有變化。
中醫(yī)基礎理論: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章節(jié)中加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特點及綜合運用”,但此項內容過于寬泛,是指內容不多,可以說不好出什么題。
中醫(yī)診斷學:去掉了“八綱辨證”中類似于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所加的過于泛泛的內容及與其他章節(jié)內容交叉重復的內容,即去掉了:八綱辨證的概念、臨床表現(xiàn)、臨床類型、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表證與里證、寒證與熱證、虛證與實證的鑒別要點;陰陽辨證的具體內容(陽偏衰、陰偏衰、陽偏盛、陰偏盛、亡陽證、亡陰證的主癥);證候錯雜、轉歸真假的內容。但在臟腑辨證中加了“大腸虛寒”、“小腸實熱”兩項具有實際臨床意義的具體內容。
中醫(yī)內科學:只是微調了局部內容,將“關格”、“癭病”從要求一般掌握變更為需要重點掌握。
新考生如何復習
1.全面掌握六門考試科目的基本框架
應當對六門基礎課的整個內容非常了解,這個看似與考試沒有必然聯(lián)系,實際上卻是考試所必備的基礎,也就是說考生應當對每門課程的目錄了然于心,每章里面都要求了什么知識、都講述了哪些知識。
2.反復復習
學習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有反復地看了才能對知識點有一個較深的印象。
3.模糊記憶
再抓住主綱的基礎上,應該采用模糊記憶的方法,不同于本科考試的硬記憶,可以在強化記憶的同時主要模糊化,因為這種研究生考試的題目都是選擇題,題的答案就在題面上,不需要對知識點去理解,只要找準就行。
4.聯(lián)系記憶
中藥學、方劑學適合的學習方法是對比聯(lián)系記憶,尤其是中藥,那么多的中藥要求掌握,光重點藥就是250個,而且有些中藥很容易就記混了,這樣就需要將幾味中藥串聯(lián)記憶,在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而個性往往是考試的重點。
5.輕概念
概念一般來說是學習的重點,但絕不是這種類型考試的重點,主要是因為不太好出題。
6.重非重點的知識
國家考試的特點都是大眾化的知識點稍多,但非重點的知識所占比例較大,也就是說越覺得不重點的知識越考。
7.掌握記憶技巧
可以自編一些自己覺得好記的短句,強化記憶,應試考試要掌握技巧,只要能短時間掌握住就行,以后忘不忘先不管,目前記住就行,這樣的短句或記憶小方法在文都教育編寫的書籍中都有體現(xiàn)。
根據這幾大重點內容以及考試要求,以下為考生提供一些復習思路。
1.考生要明確本科目考試的三大題型:A型題,B型題,X型題。難易程度成遞增趨勢,所以考生一定要保證A型題的準確率。
2.中醫(yī)內科學依然是本科目中的重中之重,分值占的比例比較大,也相應的成為考生的復習重點。
3.本科目考試大綱比較穩(wěn)定,沒有太多的變化。考生可以針對這一特性大量的去做歷年真題,總結出題思路針對自己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復習。
4.針對想取得高端成績的考生,建議多多閱讀有關考試的中醫(yī)經典名著。例如:《傷寒論》《本草綱目》《內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