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價工程師《理論與法規(guī)》課程講座(4)

字號: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在確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分析、預測項目主要不確定因素的變化對項目評價指標(如內(nèi)部收益率、凈現(xiàn)值等)的影響,從中找出敏感因素,確定評價指標對該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項目對其變化的承受能力。
    (一)敏感性分析的種類
    敏感性分析有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兩種。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對單一不確定因素變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即假設各不確定性因素之間相互獨立,每次只考察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變,以分析這個可變因素對經(jīng)濟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程度。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獨立的不確定因素同時變化時,分析這些變化的因素對經(jīng)濟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程度。通常只要求進行單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驟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
    1. 確定分析指標
    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狀態(tài)和參數(shù)變化對方案投資回收快慢的影響,則可選用投資回收期作為分析指標;如果主要分析產(chǎn)品價格波動對方案凈收益的影響,則可選用凈現(xiàn)值作為分析指標;如果主要分析投資大小對方案資金回收能力的影響,則可選用內(nèi)部收益率指標等。
    如果在機會研究階段,可選用靜態(tài)的評價指標,常采用的指標是投資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如果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已進入了可行性研究的實質(zhì)性階段,經(jīng)濟分析指標則需選用動態(tài)的評價指標,常用凈現(xiàn)值、內(nèi)部收益率,通常還輔之以投資回收期。
    2. 選擇需要分析的不確定性因素
    3. 分析每個不確定性因素的波動程度及其對分析指標可能帶來的增減變化情況
    4. 確定敏感性因素
    (1)敏感度系數(shù)。敏感度系數(shù)又稱靈敏度,表示項目評價指標對不確定因素的敏感程度。利用敏感度系數(shù)來確定敏感性因素的方法是一種相對測定的方法。計算公式為:
    式中:βij--第j個指標對第i個不確定性因素的敏感度系數(shù);
    △Fi--第i個不確定性因素的變化幅度(%);
    △Yj--第j個指標受變量因素變化影響的差額幅度(變化率);
    Yj1--第j個指標受變量因素變化影響后所達到的指標值;
    Yj0--第j個指標未受變量因素變化影響時的指標值。
    根據(jù)不同因素相對變化對經(jīng)濟評價指標影響的大小,可以得到各個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據(jù)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敏感的因素。
    (2)臨界點。臨界點是指項目允許不確定因素向不利方向變化的極限值。超過極限,項目的效益指標將不可行。利用臨界點來確定敏感性因素的方法是一種絕對測定法。
    從圖2.3.3可知,其中每一條斜線的斜率反映經(jīng)濟評價指標對該不確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敏感度越高。一張圖可以同時反映多個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結果。每條斜線與橫軸的相交點所對應的不確定因素變化率即為該因素的臨界點。
    在實踐中,可以將確定敏感因素的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首先,設定有關經(jīng)濟評價指標為其臨界值,如令凈現(xiàn)值等于零、內(nèi)部收益率等于基準折現(xiàn)率;然后,分析因素的允許變動幅度,并與其可能出現(xiàn)的變動幅度相比較。如果某因素可能出現(xiàn)的變動幅度超過允許變動幅度,則表明該因素是方案的敏感因素。
    5. 方案選擇
    如果進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對不同的投資項目(或某一項目的不同方案)進行選擇,一般應選擇敏感程度小、承受風險能力強、可靠性高的項目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