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語文“熱點”作家之:郭震海、豐子愷

字號:

郭震海
    【作者簡介】
    1978年出生于山西壺關(guān)縣。著有中篇小說《留守女人》等,作品散見于《北京文學(xué)》、《芒種》等報刊,部分作品被轉(zhuǎn)載。2001年出版隨筆集《風(fēng)吹草動》,作品收錄多種年選。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供職于山西《長治日報》社。
    【中考試題】浙江衢州卷--《對門送來綠豆糕》
    對門送來綠豆糕
    郭震海
    "門鈴響呢。"在廚房忙著做晚飯的媳婦喊著。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著電視樂。
    "你聾了,門鈴響呢!"老郭媳婦提高了嗓門。老郭這才趿拉著拖鞋來到門口,他沒有急著開門,先瞇著一只眼通過"貓兒眼"觀望,看到的是一張被放大變了形的臉。
    "是誰?。吭趺床婚_呢?"老郭媳婦從廚房里出來。"不熟悉!"老郭說。
    "什么眼神,這不是對門的老張媳婦嗎!"老郭媳婦"瞄"了幾眼伸手開了門。對門的老張媳婦站在門口,手里端著滿滿的一碗綠豆糕。
    這是個新建的小區(qū),住戶搬進來不到一年,平時各干其事互不往來。老郭媳婦和老張媳婦搭上話時間不長,知道她是自己的對門鄰里,來自鄉(xiāng)下,在城里買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幾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鄉(xiāng)下爺爺送來幾碗綠豆糕,送你家一碗嘗嘗鮮。"老張媳婦說。
    "太客氣了,你們自個兒留著吃吧!我們怎么能吃你家的綠豆糕呢!"老郭媳婦說。
    "這有啥不能的,咱們是對門嘛。"老張媳婦說著硬往老郭媳婦手里塞。一個門里一個門外,兩人推讓了幾下,老郭媳婦最終沒有推過老張媳婦,將綠豆糕留下了。
    關(guān)上門后,老郭說:"好端端的對門怎么送咱一碗綠豆糕呢?""是??!"老郭媳婦聽了老郭的話后,一時間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對門怎么就送來一碗綠豆糕呢?她想著,拿起一塊綠豆糕湊到鼻子邊聞,一股麻油的濃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著她送綠豆糕來一定有送綠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說。
    "啥意思呢?不會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讓你給他兒子轉(zhuǎn)學(xué)校吧?"老郭媳婦說。
    "說不準,要不就是想通過咱們找老爺子辦什么事,可老爺子早從公路局退休了啊。會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綠豆糕,仿佛答案就寫在這香氣撲鼻的綠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這不是廢話嗎,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
    "咋整?"老郭媳婦又拿起綠豆糕湊到鼻子邊聞,一股麻油的濃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婦開門準備上班的時候,剛好對門的老張媳婦也開門往外走。
    "早?。?老張媳婦說。
    "你也早??!"老郭媳婦眼睛紅紅的好像沒有睡好。
    "昨晚的綠豆糕好吃嗎?"
    老張媳婦一句話問得老郭媳婦犯了一下愣。
    老張媳婦接著笑笑說:"那綠豆糕是鄉(xiāng)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爺爺每年都送來,十月初一在鄉(xiāng)下家家戶戶都吃綠豆糕,是一種習(xí)慣。"
    "是嗎!"老郭媳婦支吾著,接著她回頭問:"你家沒啥事吧?有事你就說啊,別不好意思開口,咱們是對門嘛!"
    "沒有啥事啊,"老張媳婦說,"有事我們肯定會說的。"
    "真沒有?"老郭媳婦說著就盯著老張媳婦的眼睛。
    "真沒有?。?老張媳婦被老郭媳婦看得很不自在。
    "沒有就好,沒有就好……有事你就說,別不好意思開口。"老郭媳婦說著就走了。
    老張媳婦望著老郭媳婦遠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張媳婦獨自嘀咕,因為她不明白。
    (選自《新中國60年文學(xué)大系·小小說精選》,有刪改)
    7、小說的情節(jié)圍繞一碗綠豆糕展開,請簡要概括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50字內(nèi))(4分)
    8、根據(jù)小說對老郭媳婦的言行描寫,舉例分析這個人物形象。(3分)
    9、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畫線句中的加點詞語,指出其表達效果。(3分)
    10、小說著意交代老張媳婦以及做綠豆糕送綠豆糕的習(xí)俗都來自鄉(xiāng)下,你認為有沒有必要?簡述理由。(3分)
    【參考答案】
    7、答案示例一:收到對門送來的綠豆糕,老郭夫婦猜測她的用意,其實,老張媳婦只是為了讓他們嘗嘗綠豆糕的味道(或許只是鄉(xiāng)下的一種習(xí)慣)。示例二:對門送來一碗綠豆糕,老郭夫婦以為她有什么事,第二天老張媳婦告訴他們真的沒有什么事。示例三:老張媳婦按鄉(xiāng)下的風(fēng)俗給對門送去一碗綠豆糕,結(jié)果老郭夫婦以為她有什么事,這讓老張媳婦很不明白。
    8、答案示例:老郭媳婦認為來自鄉(xiāng)下的老張媳婦送綠豆糕一定是有求于她,很世俗很勢利;她為了一碗綠豆糕一晚上睡不好,擔心自己被人利用,謹小慎微;她不相信老張媳婦真的沒事,多疑猜忌;她明明擔心老張媳婦會給她帶來麻煩卻口是心非假裝熱情,虛偽不真誠。
    9、答案示例:"灌"字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綠豆糕麻油香味的濃郁,又暗示了綠豆糕代表的老張媳婦淳樸真誠的鄰里情誼所帶來的強烈沖擊。
    10、答案示例一:有必要,作者這樣著意交代人、物、風(fēng)俗都來自鄉(xiāng)下顯然別有深意,是為了說明鄉(xiāng)下人待人真誠,鄉(xiāng)下的民風(fēng)淳樸,以此和以老郭夫婦為代表的城里人的自私世俗形成對比。示例二:有必要,作者這樣是為了說明老張媳婦這樣的鄉(xiāng)下人沒有沾染上城里人的世俗勢利,他們?nèi)员3种緲愕拿耧L(fēng)民俗。示例三:沒必要,因為城里也有友好和諧的鄰里關(guān)系,人與人的隔膜根源不在于城鄉(xiāng)的差別。
       豐子愷
    【作者簡介】
    豐子愷,漢族,浙江崇德(今桐鄉(xiāng))人。我國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美術(shù)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fēng)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fēng)趣,反映社會現(xiàn)象。他的兒子豐華瞻為父親作傳《豐子愷小傳》。豐子愷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孩子們》,書籍《我的苦學(xué)經(jīng)驗》深受讀者喜歡。
    【中考試題】浙江溫州卷--《做父親》
    做 父 親
    豐子愷
    (1)樓窗下的弄里遠遠地傳來一片聲音,"咿喲,咿喲"漸近漸響起來。
    (2)一個孩子從作業(yè)簿中抬起頭來,睜大眼睛傾聽一會,"小雞!小雞!"叫了起來。四個孩子同時放棄手中的筆,飛奔下樓,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聽見了行人的腳步聲而飛去一般。
    (3)我剛扶起他們所帶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滾下去的鉛筆,聽見大門口一片吶喊:"買小雞!買小雞!"其中又混著哭聲。連忙下樓一看,原來元草因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蓋不能再跑,恐怕小雞被哥哥姐姐們買完了輪不著他,所以激烈地哭著。我扶了他走出大門口,他且跳且喊:"買小雞!買小雞!"淚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從臉上滴到地上。
    (4)孩子們見我出來,轉(zhuǎn)身包圍了我。"買小雞!買小雞!"由命令變成了請愿,喊得比以前更響了。他們仿佛想把這些音蓄入我的身體中,希望由我的口上開出來。獨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擔子的繩而狂喊。
    (5)我全無養(yǎng)小雞的興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種種麻煩,覺得可怕。但鄉(xiāng)居寂寥,強迫一群孩子在看慣的幾間屋子里隱居這一個星期日,似也有些殘忍。我就招呼挑擔的,叫他把小雞給我們看看。
    (6)他停下?lián)?,揭開前面的一蘢。"咿喲,咿喲"的聲音忽然放大。但見一個細網(wǎng)的下面,蠕動著無數(shù)可愛的小雞,好像許多活的雪球。五六個孩子蹲集在籠子的四周,一齊傾情地叫著"好來!好來!"許多小手伸入籠中,競指一只純白的小雞,有的幾乎要隔網(wǎng)捉住它。挑擔的忙把蓋子無情地冒上,許多"咿喲,咿喲"的雪球和一群"好來,好來"的孩子,便隔著咫尺天涯①了。孩子們悵望籠子的蓋,依附在我的身邊,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擔的人說話:
    (7)"小雞賣幾錢一只?"一塊洋錢四只。""這樣小的,要賣二角半錢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錢最少了。" .
    (8)他說完,挑起擔子就走。大的孩子脈脈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連叫"要買!要買!"挑擔的越走得快,他們喊得越響。我搖手止住孩子們的喊聲,再向挑擔的問:
      (9)"一角半錢一只賣不賣?給你六角錢買四只吧!""沒有還價!"
    (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轉(zhuǎn)頭來說了這一句話,就趕緊向前面跑。"咿喲,咿喲"的聲音漸漸地遠起來了。
    (11)元草的喊聲就變成哭聲。大的孩子鎖著眉頭不絕地探望挑擔者的背影,又注視我的臉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擔人遠遠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賣了吧!""沒有還價!"
    (13)他說過便昂然前行,悠長地叫出一聲"賣--小--雞!--"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轉(zhuǎn)角上消失了。我這里只留著一個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硬拉了哭著的孩子回進門來。別的孩子也懶洋洋地跟了進來。庭中柳樹正在春光中搖曳柔條,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軟語。我們這個刁巧的挑擔者和痛哭的孩子,在這一片和平美麗的春景中很不調(diào)和啊!
    (15)關(guān)上大門,我一面為元草揩拭眼淚,一面對孩子們說:"你們大家說'好來!好來!''要買!要買!'那人便不肯讓價了!"
    (16)小的孩子聽不懂我的話,繼續(xù)抽噎著;大的孩子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思。我繼續(xù)撫慰他們:"我們等一會再來買罷,隔壁大媽會喊我們的。但你們下次……"
    (17)我不說下去了。因為下面的話是"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倘再進一步,就變成"看見好的嘴上應(yīng)該說不好,想要的嘴上應(yīng)該說不要"了。在這一片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這樣教導(dǎo)孩子的一個父親呢?
    (有刪改)
    【注釋】①咫尺天涯:指距離雖然很近,但很難相見,就像在很遠的天邊一樣。咫尺,比喻很近的距離。
    11.根據(jù)文中語句揣摩孩子的心情。(4分)
    段落 語 句 孩子的心情
    第(2)段 一個孩子從作業(yè)簿中抬起頭來,睜大眼睛傾聽一會,"小雞!小雞!"叫了起來。" ①
    第(4)段 孩子們見我出來,轉(zhuǎn)身包圍了我。"買小雞!買小雞!"由命令變成了請愿,喊得比以前更響了。 ②
    第(8)段 大的孩子脈脈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連叫"要買!要買!" 不舍
    12.孩子與小雞之間只隔著蓋子,為什么父親卻覺得是"咫尺天涯"?閱讀第(6)段作答。(4分)
    13.第(14)段畫線句描寫的春景有什么特點?作者描寫這春景有什么用意?(4分)
    14.關(guān)于文章結(jié)尾處"我不說下去了",讀者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是"父親應(yīng)該說下去",第二種看法是"父親不應(yīng)該說下去",你贊同哪一種看法?請簡述理由。(4分)
    我贊同第 種看法,理由: 。
    【參考答案】
    11.(4分)①驚喜(歡喜);②急切(期望)。
    12.(4分)因為挑擔的將蓋子無情地冒上的時候,父親覺得孩子與心愛的小雞被活生生地隔開了,這是父親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們的心情,表現(xiàn)出父親對孩子的愛?;颍阂驗楦赣H深愛著孩子,他知道孩子想買小雞,所以當挑擔的將蓋子無情地冒上時,父親覺得孩子與心愛的小雞之間的距離是"咫尺天涯"。
    13.(4分)第一聞:和平美麗(安詳、恰然)第二問:與孩子買不成小雞之后的痛苦心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或:襯托出孩子買不成小雞之后痛苦的心情。
    14.(4分)示例1:我贊同第一種看法,作為父親就要教孩子們學(xué)一點生活的技巧(處事的本領(lǐng)),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生活。示例2:我贊同第二種看法,作為父親不能讓孩子過早接觸現(xiàn)實而變得世故,這是對孩子心靈的呵護。示例3:我贊同第二種看法,因為說下去就是教孩子撒謊,這是對孩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