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得采用螺旋式纏繞捆扎。
6)彎頭處應采用定型的彎頭管殼或用直管殼加工成蝦米腰塊,每個應不少于3塊,確保管殼與管壁緊密結合,美觀平滑。
7)設備管道上的閥門、法蘭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溫兩側應留出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閥門、法蘭部位則應單獨進行保溫。
8)遇到三通處應先做主干管,后做分支管。凡穿過建筑物保溫管道的套管,與管子四周間隙應用保溫材料堵塞緊密。
9)管道上的溫度插座宜高出所設計的保溫厚度。不保溫的管道不要同保溫管道敷設在一起,保溫管道應與建筑物保持足夠的距離。
(2)防潮層施工方法:
1)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應從低向高點順序進行,環(huán)向搭縫口應朝向低端。
2)防潮層應緊緊粘貼在隔熱層上,封閉良好,厚度均勻松緊適度,無氣泡、折皺、裂縫等缺陷。
3)用卷材做防潮層,可用螺旋形纏繞的方式牢固粘貼在隔熱層上,開頭處應纏兩圈后再呈螺旋形纏繞,搭接寬度為30~50mm.
4)用油氈紙做防潮層,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寬度為50~60mm.油氈接口朝下,并用瀝青瑪蹄脂密封,每300mm扎鍍鋅鋼絲或鐵箍一道。
(3)保護層施工方法
保溫結構的外表必須設置保護層(護殼),一般采用玻璃絲布、塑布、油氈包纏或采用金屬護殼。
1)用玻璃絲布纏裹,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則應從最低點向點順序進行,開始應纏裹兩圈后再呈螺旋狀纏裹,搭接寬度應為1/2布寬,起點和終點應用膠黏劑接或鍍鋅鋼絲捆扎。應纏裹嚴密,搭接寬度均勻一致,無松脫、翻邊、皺折和鼓包,表面應平整。
2)玻璃絲布刷涂料或油漆,刷涂前應清除管道表面上的塵土、油污。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設備上。
3)金屬保護層的材料,宜采用鍍鋅鋼板或薄鋁合金板。當采用普通鋼板時,其里外表必須涂敷防銹涂料。立管應自上而下,水平管應從管道低處向高處順序進行,使橫向搭接縫口朝順坡方向??v向搭縫應放在管子兩側,縫口朝下。如采用平搭縫,其搭縫宜為30~40mm.有防潮層的保溫不得使用自攻螺栓,以免刺破防潮層,保護層端頭應封閉。
6)彎頭處應采用定型的彎頭管殼或用直管殼加工成蝦米腰塊,每個應不少于3塊,確保管殼與管壁緊密結合,美觀平滑。
7)設備管道上的閥門、法蘭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溫兩側應留出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閥門、法蘭部位則應單獨進行保溫。
8)遇到三通處應先做主干管,后做分支管。凡穿過建筑物保溫管道的套管,與管子四周間隙應用保溫材料堵塞緊密。
9)管道上的溫度插座宜高出所設計的保溫厚度。不保溫的管道不要同保溫管道敷設在一起,保溫管道應與建筑物保持足夠的距離。
(2)防潮層施工方法:
1)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應從低向高點順序進行,環(huán)向搭縫口應朝向低端。
2)防潮層應緊緊粘貼在隔熱層上,封閉良好,厚度均勻松緊適度,無氣泡、折皺、裂縫等缺陷。
3)用卷材做防潮層,可用螺旋形纏繞的方式牢固粘貼在隔熱層上,開頭處應纏兩圈后再呈螺旋形纏繞,搭接寬度為30~50mm.
4)用油氈紙做防潮層,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寬度為50~60mm.油氈接口朝下,并用瀝青瑪蹄脂密封,每300mm扎鍍鋅鋼絲或鐵箍一道。
(3)保護層施工方法
保溫結構的外表必須設置保護層(護殼),一般采用玻璃絲布、塑布、油氈包纏或采用金屬護殼。
1)用玻璃絲布纏裹,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則應從最低點向點順序進行,開始應纏裹兩圈后再呈螺旋狀纏裹,搭接寬度應為1/2布寬,起點和終點應用膠黏劑接或鍍鋅鋼絲捆扎。應纏裹嚴密,搭接寬度均勻一致,無松脫、翻邊、皺折和鼓包,表面應平整。
2)玻璃絲布刷涂料或油漆,刷涂前應清除管道表面上的塵土、油污。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設備上。
3)金屬保護層的材料,宜采用鍍鋅鋼板或薄鋁合金板。當采用普通鋼板時,其里外表必須涂敷防銹涂料。立管應自上而下,水平管應從管道低處向高處順序進行,使橫向搭接縫口朝順坡方向??v向搭縫應放在管子兩側,縫口朝下。如采用平搭縫,其搭縫宜為30~40mm.有防潮層的保溫不得使用自攻螺栓,以免刺破防潮層,保護層端頭應封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