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備考資料(9)

字號:

3.2 國民生產總值(GNP)
    ■概念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概念要點
    ◇考慮了國外(境外)的影響
    ◇國民生產總值是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而國內生產總值是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計算公式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向國外的要素支付
    ■【重點難點辨析】
    ◇GDP和GNP兩者內涵相同,都是衡量一定時期內的價值增值,只是統(tǒng)計范圍不同。
    ◇國內是一種地域的界定,GDP是按國土原則計算的,只要其經濟活動是領土范圍內,不管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居民都要計算在內;國民是一種身份的界定,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還是外地,其經濟活動都要計算在內。
    ◇一般講,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二者相差數額不大,但如果某國在國外有大量投資和大批勞工的話,則該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往往會大于國內生產總值。
    3.3 國內生產凈值(NDP)
    ·國內生產凈值(NDP)=國內生產總值(GDP)-折舊
    ·內涵:財富存量新增加部分
    3.4 國民生產凈值(NNP)
    ·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
    ·內涵:財富存量新增加部分
    3.5 國民收入(NI)
    ·它是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
    ·國民收入=國民生產凈值(NNP)-企業(yè)間接稅
    3.6 個人收入(PI)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凈利息+紅利+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利息收入
    3.7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PI)-個人稅收支付
    【產出七項衡量指標總結】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國內生產凈值(NDP)=國內生產總值(GDP)-折舊
    ·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
    ·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NNP)-企業(yè)間接稅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凈利息+紅利+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利息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收入(PI)-個人稅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