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經濟法》法律基礎精選習題及答案(三)

字號:

11.下列法律規(guī)定中,屬于長期訴訟時效期間規(guī)定的是( )。
    A.《民法通則》規(guī)定,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B.《民法通則》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C.《合同法》規(guī)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另一方當事人的不當減少財產行為的期間為1年
    D.《合同法》規(guī)定,因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期限為4年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期間的規(guī)定。(1)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故選項B屬于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的規(guī)定。(2)選項C是權利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屬于除斥期間。
    12.某買賣合同當事人發(fā)生糾紛,雙方根據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后,又自行達成了和解。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申請仲裁后,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B.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必須撤回仲裁申請
    C.達成和解協(xié)議,撤回仲裁申請后不得反悔
    D.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仲裁庭不再受理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仲裁裁決。申請仲裁后,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xié)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達成和解協(xié)議,撤回仲裁申請后反悔的,也可以根據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
    13.甲商場向乙公司購買一批貨物,2008年5月1日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該批貨物分三期交貨,貨款于每次驗貨時當場付清。其中,第一期交貨時間為2008年5月10日,第二期交貨時間為2008年6月15日,第三期交貨時間為2008年7月10日。在交付第二期貨物時,甲商場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拒絕收貨,則乙公司對甲公司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起算日為( )。
    A.2008年5月11日
    B.2008年5月10日
    C.2008年6月15日
    D.2008年7月10日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根據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本題中,最后一期履行期為2008年7月10日,則訴訟時效期間應當從此日開始計算。
    1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的是( )。
    A.合議制度
    B.回避制度
    C.不公開審判制度
    D.兩審終審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合議制度、回避制度、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制度。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了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以外,審判過程及結果應當向群眾、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