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考人數逐步減少,出國留學的學生卻在大幅增加。2010年,近20萬考生因出國留學而選擇放棄高考,而在所有出國留學人員中,高中以下學歷(含高中)學生占19.75%。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無國界”的升學方式正在逐步緩解國內高考“獨木橋”之爭。
出國留學人數逐年上揚
據統計,2010年全國報名參加高考人數946萬人,較2009年的1020萬的考生人數減少74萬人。全國考生自2008年突破千萬以來,2009年出現下降趨勢,其中河南的考生也由2009年的96.44萬人降至95.24萬人。與此同時,教育部數據顯示,2009年放棄高考人數為84萬,而在2010年放棄高考人數接近100萬,其中因出國留學而選擇放棄高考占到21.1%。
一方面,參加高考人數在下降;另一方面,選擇出國留學的高中畢業(yè)生則在增加。有關人士分析,這與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眼界越來越寬有關。
在各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的畢業(yè)班里,每年也出現了一批申請國外大學并獲得世界知名大學錄取通知書及獎學金的學生。“這些學生如果參加國內高考,沖擊一流高校根本沒有問題?!编嵵葜袑W校長高正啟介紹,去年該校高三年級的一個班里有8名學生被國外高校錄取,這些申請國外高校的學生成績都非常優(yōu)異。
升大學不再只有“獨木橋”
2007年,鄭州一中畢業(yè)生秦維在高考中發(fā)揮失常,終被一所二本院校錄取。自幼成績一路的秦維當時接受不了這種打擊,在復讀一年、上二本院?;蚴浅鰢魧W的選擇中,爸爸決定送他出國留學。
如今,秦維在美國排名第40位的凱斯西儲大學讀書,所學的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排名美國前五。他說,和他一樣出國留學的同學有不少,但更多學生是直奔留學而來,根本沒有參加國內的高考。
2008年,鄭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李文博被耶魯大學錄取。2007年7月到2008年5月,李文博因為英語口語出色被學校選中,到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杜拉特鎮(zhèn)一所高中做了一年交流生。住在美國人的家庭里,和美國同學一樣就讀當地的公立高中,這一年不平凡的經歷使李文博產生了在美國讀大學的想法。
近幾年來,更多學生看重參加美國高考,有關人士分析,多年來,高考的獨木橋引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而“無國界”升學方式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是緩解這一矛盾的一個新信號。
兩類“高考”夾擊高中生
如今像李文博這樣成績優(yōu)異卻選擇國外高校的高中畢業(yè)生也在呈上升趨勢。同時,高中受“土高考”和“洋高考”(留學申請SAT、ACT等)雙重夾擊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一方面,學?;ハ嘀g爭相比拼國內高考的重點上線率、考上北大清華的人數;另一方面,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中出現了“留不住”的現象。“選擇出國的尖子生,多數是早在高一高二就開始放眼全球,把上大學的目標鎖定在世界知名高校了?!币幻袑W老師說。
據了解,高中學校對于學生申請國外高校表現出了支持的態(tài)度。一些學校專門抽老師輔導學生申請國外高校,幫助學生進行資料查找,為學生寫推薦信等。而學生要參加美國高考考試前所做的大量準備,語言強化學習以及考試的請假,學校全部一路綠燈?!皣鴥雀呖級毫μ螅軌驗閷W生多提供一種選擇,讓學生有更好的出路這也是學校愿意看到的結果。”
“無國界”升學漸成趨勢
有著美國高考之稱的美國SAT考試,是進入全美前50位大學的必經之路。在2003年,中國學生參加SAT考試人數僅為300人,至2010年國內參加SAT考試的學生人數接近3萬人,增加幾乎100倍。
SAT考試與國內高考的區(qū)別在哪里?河南大學愛華預科學院院長陳永華介紹,SAT與國內高考有幾點不同之處,首先,考試體系不同:國內高考是中國高中生想進入理想大學的必經之路,考查的內容大部分是在書本上學到的內容,模式單一,有一定死記硬背成分;SAT洋高考更多的是考查學生上大學需要具備的一些能力,包括邏輯思維、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或者是判斷力,兩者從本質上、目的上是有差別的。其次,考試難度方面,SAT考試比中國的高考要容易很多,很多參加了SAT考試且取得了傲人成績的學生談自己的備考歷程時,都提到了準備時間在一年左右,而中國的高考,再聰明的孩子,用幾年時間也很難達到北大清華的分數線。再次,在考試次數方面也不一樣:中國高考的考試體系是,一年只有,對于廣大考生來說是年度盛典,不可小覷的鯉魚跳龍門的機會,一分之差可能就決定終身,按道理這對孩子來講是不公平的。對于SAT來講,國際學生每年可以參加6次考試,孩子這考不好,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不會產生強大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