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濟師《中級建筑》考點復習:風險防范

字號:

中級經濟師建筑專業(yè)風險控制措施
    降低企業(yè)預期損失或使損失有可測性——消極
    1 風險回避
    性質:中斷風險源,使其不發(fā)生或遏制其發(fā)展;屬于消極防范手段,回避風險同進也放棄了獲利的機會。因此,并不主張使用。
    拒絕承擔風險
    放棄業(yè)經承擔的風險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如轉包
    2 損失控制
    預防損失: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以杜絕損失發(fā)生的可能。
    減少損失:在風險損失已經不可避免地發(fā)生的情況下,通過種種措施以遏制損失繼續(xù)惡化或局限其擴展范圍使其不再蔓延或擴展,也就是說使損失局部化。
    控制損失-10條控制辦法:①預防危險源的產生;②減少構成危險的數量因素;③防止已經存在的危險的擴散;④降低危險擴散的速度,限制危險空間;⑤在時間和空間上將危險與保護對象隔離;⑥借助物質障礙將危險與保護對象隔離;⑦改變危險的有關基本特征;⑧增強被保護對象對危險的抵抗力,如增強建筑物的防火和防震性能;⑨迅速處理環(huán)境危險已經造成的損害;⑩穩(wěn)定、修復、更新遭受損害的物體。
    識別和分析已經發(fā)生或已經引起或將要引起的危險:損失分析;危險分析。
    3 風險分離
    將各風險單位分離間隔,以避免發(fā)生連鎖反應或互相牽連,可以將風險局限在一定范圍內,常用于承包工程中的設備采購。如設備的分隔存放。
    4 風險分散
    通過增加風險單位以減輕總體風險壓力,達到共同分攤集體風險的目的。如工程的聯合承包。
    5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并非損失轉嫁,因為利己未必損人。如分包、轉包、技術轉讓或財產出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