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外科手術指導:小夾板固定技術的操作步驟

字號:

操作步驟
    1.外敷藥:骨折用手法復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腫膏。敷藥范圍要大一些,尤其在關節(jié)附近的骨折,應包括關節(jié)遠端部分肢體在內,而后用繃帶松松地纏繞2—3.
    2.放置壓力墊:將選好的壓力墊,準確地放在肢體的適當部位,用膠布固定;放夾板:按各個骨折的具體要求,依次放好夾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綁布帶:共捆四道。先捆中間兩道,后捆近、遠兩端。各捆兩周,打活結固定。捆綁時兩手用力要均勻。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復位后用小夾板和壓力墊糾正、固定。
    二、尺、橈骨骨折復 位后,可將分骨壓力墊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兩側骨間筋膜處,使骨間筋膜張開并保持緊張,防止骨折端出現(xiàn)靠攏移位。小夾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間位。
    三、橈骨遠端骨折,遠側骨折端向橈側和背側移位。復位后,用壓力墊和小夾板維持骨折復位后的對位。 小夾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間位。
    四、脛、腓骨骨折移位整復后,用壓力墊和小夾板固定,維持骨折復位后的對位。
    五、踝關節(jié)外翻性扭傷引起雙踝骨折伴有移位時,經過壓力墊和小夾板固定,可以矯正移位,并維持骨折端的對位。